理论教育 魏王命将军晋鄙救赵,侯嬴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魏王命将军晋鄙救赵,侯嬴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魏徵本人后来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倡一种将南朝的清绮与北国的气质合一的“文质彬彬”的雅体,《述怀》基本上实践着这一主张。创作背景《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在前一年魏征向故主李密献计,不被李密所采用,最后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投降了唐高祖,并受到唐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

魏王命将军晋鄙救赵,侯嬴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唐〕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释〗

①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这里代指中国。逐鹿:比喻争夺政权。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②投笔:出自《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事戎轩:即从军,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有来羣(qún)后,捷我戎轩。”

③纵横计: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不就:不被采纳。

④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⑤杖:拿。策:谋略。谒:面见。

⑥请缨(yīng):出自《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

⑦凭轼:乘车。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下:使敌人降服。东藩:东边的属国。(www.daowen.com)

⑧郁(yù)纡(yū):山路盘曲迂回,崎岖难行。陟(zhì):登。岫(xiù):山。

⑨千里目:荒凉冷落,令人凄伤的景象。

⑩九逝魂:旅途遥远而艰险。九:表示多次。

⑪怀:感。国士: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恩:待遇。

⑫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诺:答应,诺言。

⑬侯嬴: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⑭感:念。意气:指志趣投合,君臣际遇,必须实践诺言,感恩图报。

作者简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魏州曲城(今山东莱州市)人,一作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人。少时家境孤贫,曾出家道士。隋末随元宝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李密失败后,投唐主李渊,自请安辑山东,擢秘书丞,后又为窦建德俘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败亡,入唐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重其才,擢为谏议大夫,历官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职,封郑国公。任职期间,敢于犯颜直谏,劝诫太宗居安思危,兼听广纳,轻徭薄赋,躬行俭约,对实现贞观之治颇有贡献,为一代名臣。曾主持校定秘府图籍,主编《群书治要》,撰《隋书》序论及《梁书》《陈书》《北齐书》总论。

作品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诗人善于抓住在历史进程中的巍峨奇观,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成功地展示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感情世界。魏徵本人后来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倡一种将南朝的清绮与北国的气质合一的“文质彬彬”的雅体,《述怀》基本上实践着这一主张。它一方面措语朴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与声色大开的南朝诗风相异。另一方面又融会典语,自铸新辞,对仗妥帖,与理胜其辞的河朔诗风不同。因而《唐诗别裁》评论其“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一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创作背景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在前一年魏征向故主李密献计,不被李密所采用,最后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投降了唐高祖,并受到唐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当时李密的余部还占据着广袤的地盘,魏徵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主动请缨去劝降李密的旧部李勣等人。在劝降李勣等人的路上,魏徵作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衷心与壮志,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