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礼记·儒行》节选—至善中华经典晨读

《礼记·儒行》节选—至善中华经典晨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作品赏析《礼记·儒行》,《礼记》中的第41篇。现在看来,《儒行》里的十五条按照“忠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自身修养,待人处世。《礼记·儒行》的内容,是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创作背景《儒行》是《礼记》的第四十一篇。《儒行》全篇通过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展现了一个真正儒者应有的风范。

《礼记·儒行》节选—至善中华经典晨读

西汉〕戴圣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注释〗

①穷:停止。

②笃(dǔ):纯正专一。倦(juàn):倦怠,厌倦。

③幽(yōu)居:平时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淫:倾邪不正。

④上通:上与君主相通。困:被困扰。

⑤以:应用。和为贵:以和谐为最重要。

⑥忠信:见到忠信的人。美:赞美。

⑦优游:见到柔和温顺的人。法:效法。

⑧慕:敬慕学习。容众:宽容地对待众人。

⑨毁方:去掉棱角。瓦合:与一般人共同相处。

⑩宽裕:宽厚大度。

作品译文(www.daowen.com)

儒者广泛学习而不停下脚步,纯正专一而不知疲倦;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而不淫邪放纵,上与君主相通的时候而不失态困窘。遵循礼的和为贵的原则,见到忠信有美德的人便向他学习,见到柔和温顺的人就效法他。仰慕贤能而包容群众,有时可以削损自己方正的棱角而依随众人,有如房瓦之叠合。儒者的宽容大度就是这样的。

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西汉礼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20卷49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和谐有重要影响。

作品赏析

《礼记·儒行》,《礼记》中的第41篇。《儒行》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儒者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

儒以道得民,也是以道得名。可在春秋末年,儒者没有多少是以道德名世的,满天下却多是穿着儒服自称儒者的人。于是鲁哀公有点戏弄孔子地问:“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所学非常广博,衣服则入乡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者的服装。”

评价儒者只从服饰来谈,比较可笑。孔子也无意反唇相讥,于是便从十五个方面直接讲述儒行,它们是: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自立、仕、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现在看来,《儒行》里的十五条按照“忠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自身修养,待人处世。

儒者广博学习而无休止,专意实行而不厌倦;隐居独处的时候而不淫邪放纵,通达于上的时候而不失态困窘;遵循礼的和为贵的原则,本着忠信的美德,应用优柔的方式方法;仰慕贤能而包容群众,有时可以削损自己方正的棱角而依随众人,有如房瓦之叠合。儒者的宽容大度就是这样的。

《礼记·儒行》的内容,是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孔子在这篇对话中解释了“儒”的含义。中国最迟在汉初就有“百家”“儒家”之类的概念,这是对先秦思想的一种归类,也是对当时真实存在的思想派别的描述。

创作背景

《儒行》是《礼记》的第四十一篇。《儒行》全篇通过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展现了一个真正儒者应有的风范。鲁哀公约见孔子,问儒者有无专用的服装?孔子回答:儒者没有专门的服装。哀公:请问儒行?孔子便系统地讲述了儒家思想和儒者的高尚品行。哀公听后即惭愧又赞叹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