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盛唐诗人孟浩然与王维的艺术结晶

盛唐诗人孟浩然与王维的艺术结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注释〗

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

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杵(chǔ):舂米、捣衣用的棒槌,此处作动词用,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www.daowen.com)

⑥望望:望了又望。伫立:久久站立。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又有许多的愁苦涌上心头,如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坎坷等。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思维,听到他的叹息。黄琛评价:“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亦为一篇吟月思乡的上乘之作。它被世人传咏至今的原因,不在于他表达感情的直白和热情,也不在于其气势的壮阔,因为它既没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狂放豪迈,也没有‘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的威慑,它更以它的独特的意境,清冷的情思为后人所慨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异乡月夜思念亲人而作。诗作描写了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触景生情,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闲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