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金融诈骗猖獗,老年人需谨慎!

金融诈骗猖獗,老年人需谨慎!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小利益诱惑骗取百姓资金,就是金融诈骗的主要表现形式。犯罪分子通常会冒充各种身份来诈骗,比如说冒充公检法、社保局、银行、金融机构、老师、同学、朋友等进行诈骗。冒充老师、同学和朋友等的诈骗人,还会以孩子在学校打架需要赔偿,或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为由,诱骗家长汇款。比较幸运的是经过调查,警方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于是逮捕了犯罪分子,不幸的是诈骗资金已经被挥霍一空,白先生的钱已经拿不回来了。

金融诈骗猖獗,老年人需谨慎!

独居在北京郊区69岁的王阿姨收到一条来自自称是“社保管理中心”的信息,告知有一笔3000元的社保补贴金未领取,请及时咨询办理。王阿姨按照短信号码回了过去,接电话的人自称是社保局的,在问清王阿姨的社保卡号后说可以获得3000多元的社保补助,但是要持银行卡到银行ATM机操作一下。对方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表示可以电话不挂断,全程指导王阿姨操作。王阿姨非常开心,立即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到银行ATM机旁,在对方的指点下一步步操作,等到操作完成,对方挂了电话,阿姨才发现卡里的几万元都没了。当她再打电话找对方时,骗子的电话再也没法打通了。

这样的案件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仔细思考,领取社保金额为什么还要在银行机器上操作?还要输入密码?以小利益诱惑骗取百姓资金,就是金融诈骗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常见金融诈骗五种类型

1.冒充身份类诈骗钱财

老王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的“客服”,告知有一个快递因为收件人老王的身份信息有问题,现被海关扣住。这位快递公司的“客服”还透露,扣住的原因是老王涉及一起巨额诈骗案,“警方”怀疑老王有洗黑钱的嫌疑,要逮捕他。

老王被吓了一跳,连连否认。该“客服”又好心告知可能是因为遗失后被人盗用了身份信息,只要老王好好配合民警办案,就能洗清嫌疑。随后,“客服”贴心地帮老王转接了一位市公安局的张警官。张警官给老王做电话笔录后,要求老王将名下的银行卡内的资金都转入“安全账户”让“警方”进行清查。老王立即跑到附近的银行,将名下所有的资金都转入了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内。随后,张警官的电话挂断了,而老王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犯罪分子通常会冒充各种身份来诈骗,比如说冒充公检法、社保局、银行、金融机构、老师、同学、朋友等进行诈骗。

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也是多种多样,通过手机短信、街头小广告散布办理社保补贴、信用卡等信息吸引客户,然后以“验资”缴纳开卡费、卡片激活费、劳务费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还有的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卡号、有效期、卡背面3位数字以及绑定手机所收到的验证码,从而盗刷受害人信用卡。

冒充公检法机构工作人员的诈骗,通常还会威胁受害人涉嫌信用卡大额透支、洗黑钱、银行卡大量资金来源不明、贩卖毒品、电话卡恶意欠费等,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移到指定的安全账户,然后趁机将受害人资金全部转走。

冒充老师、同学和朋友等的诈骗人,还会以孩子在学校打架需要赔偿,或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为由,诱骗家长汇款。

博士提示

不要轻信低投入高回报和无来由的灾祸。无论实施诈骗的借口如何改变,犯罪分子都是通过对受害人制造紧迫感或诱惑力的方式实施诈骗,利用恐惧、紧张、贪婪等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诈骗。老百姓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向相关部门核实,核实时要拨打110或者政府机构公开的联系电话,而不是对方提供的所谓报案号码。社保卡没有透支消费功能,如果参保人员的社保卡或医保卡出现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可以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或区县社保分中心咨询。需要透露银行卡密码和到ATM机操作的一定要咨询银行工作人员。

2.小恩小惠为假,虚假销售为真

陈老太是一位独居老人,一日在去菜场的路上遇到两个年轻人说免费赠送某报刊3个月,于是她很高兴地提供了自己的电话与地址。随后,小李不但每月来送报刊,同时还经常上门来“探望”她,陪她聊天、帮做家务。半年内,刘老太陆续在小李处购买了数万元的保健品。然而,食用后并没有任何效果,当刘老太提出疑问时,小李突然变得没有耐心,也再不来上门探望了。

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渴望交流、渴望亲情的心理搞感情促销,或者表面推销项目投资、现金购股,以高收益诱惑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实则目的都是推销价格虚高或三无的产品。

信博士提示

老年人购物需谨慎,凡是上门推销的产品,须与子女确认过为正规产品的再决定购买;任何物品均有保质期,大量购买囤积导致过期,既浪费又有危险。

3.中奖高息有奖励,奖金未到钱先失

白先生在市中心步行街捡到4张“河北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回馈客户的“刮刮卡”奖券。其中三张“刮刮卡”已刮开,还有一张没动过,白先生刮开后,发现中了二等奖,29.8万元。几天后,白先生拨打奖券上的兑奖热线,对方提出兑奖要缴纳综合管理费、公证费、个人所得税等各种费用。白先生随后陆续向对方汇了7万多元后,才意识到被骗而后报警。

比较幸运的是经过调查,警方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于是逮捕了犯罪分子,不幸的是诈骗资金已经被挥霍一空,白先生的钱已经拿不回来了。

此类诈骗会通过彩票、短信提醒中奖等形式传达到人,高额诱饵有承诺兑付高额利息诱骗受害人投资、以“精准扶贫”为由建立微信群骗取投资款、冒充知名企业印制虚假中奖刮刮卡或电视节目场外幸运观众要求提前交税费、手机积分可以兑换诱骗受害人点击链接直接转走资金等。

信博士提示(www.daowen.com)

老人遇到“意外中奖”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核实事件的真实性,一旦发现受骗,请第一时间报警,由警方进行处理。

另外请注意,凡是打着类似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的,让您交钱的,不管钱多钱少,都是诈骗;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的“委托”“授权”“任命”的,均是诈骗;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基金会、项目、APP,均是诈骗。

4.欠费广告及其他陌生汇款,生活诈骗要小心

牛老先生接到一位自称是某银行客服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其名下有一张银行卡涉嫌重大刑事案件

电话里,对方称牛老先生已被通缉,要求提供名下所有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老先生半信半疑时,手机上收到一条带有链接的短信,“检察院”的官网上挂着一张通缉令,牛老先生的照片、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赫然在列。老先生害怕了,赶紧按照对方的指令,一步步执行操作,将6张银行卡账号和密码都告诉了对方。结果,银行卡里的资金都没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收到短信或电话告知水电煤欠费、订票被取消要联系某电话、短信提醒大额刷卡要求联系银行核实、子女受伤要求汇款、适龄老人相亲请联系等信息,但实际上都是诈骗手段。

信博士提示

收到类似短信时,应第一时间拨打相关机构的官方电话确认,凡是要交手续费之类的都极有可能是诈骗。遇到转账要求,切勿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卡号、验证码等信息;要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从别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凡是要付钱的留个心眼儿,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

5.陌生链接有危险,点开骗钱是“钓鱼

杜阿姨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我是老张,给你发了一个老同学相册,点开链接就可以看到”,短信中有个链接。杜阿姨最近正好参加过老同学聚会,正好也有姓张的同学,于是就点击了链接,结果,手机突然间不受控制,疯狂对通讯录好友群发这条短信,并且还通过窃取支付验证码,盗刷手机银行资金!杜阿姨大惊失色,赶忙拨打电话报警。

骗子通过钓鱼网站伪装成官方电话号码,向被骗人发送引诱性短信并附链接,诱使其点开短信中的链接,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或直接控制手机进行盗刷。

信博士提示

收到的短信里有任何的网址链接,都不要轻易点击。收到类似信息,应第一时间向官方客服核实,或问问自己的儿女,不要直接与短信里提供的电话联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将个人卡号、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在链接中填写并透露给陌生人。

(二)遭遇金融诈骗的处理方式

1.立即拨打金融机构电话,冻结账户不再对外支付,并及时修改交易密码等。

2.如果是通过ATM机卡转账,24小时内可以联系银行撤回。

3.不管是不是已经产生了损失,都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报警速度一定要快,并且用简练的语言告知民警骗子的银行账号、电话等相关信息。

4.及时到属地派出所或者刑警队做笔录。

5.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转账凭证、与骗子联络的相关凭证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资料。

6.如果是因为手机点击链接而造成资金被盗刷,要及时将手机刷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