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伦理》于2019年3月出版,短短半年时间,第一版5000册几乎售罄,同年12月3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遴选结果的通知(京教函〔2019〕692号)》,该教材入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评选的“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同时另一本作为重点法学教材入选的是王利明教授主编的《民法学》。在法律职业伦理列为法学十门A类必修课之后,它旋即被许多法律院校作为选用教材,对此我感到与有荣焉。法律职业伦理这门课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状态成为一门热门的显学,预计今后类似教材会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抚今思昔,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长期以来,国内法律院校并不重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十八年前我博士毕业后的供职单位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伦理教研室。当时,有朋友不解地问我:“说起来你是中国政法大学一流专业——刑事诉讼法专业的毕业生,你应当以此为业,怎么搞了什么法律职业伦理呢?”他好像对我“下嫁”法律职业伦理颇感惋惜,这让我心情很不舒畅。每每有人询问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我都得舌敝唇焦地向人家解释,最后人家才能整明白:“啊,懂了,你是讲法律人思想品德课的。”我只能无奈地表示同意。中国政法大学是法学重镇,重点学科不少,不少学科在全国雄踞前列,名师荟萃、大腕云集,可以说群花绽放。然而,在这群芳谱里,我们的法律职业伦理默默无闻,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妾身不明,只能当绿叶。不过,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假如有花无叶,红花没有绿叶相衬,其美艳是要打折的。其实,因为无知漠视法律职业伦理这门课的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启蒙,但是,怕就怕对我们这个弱小学科的傲慢与偏见。当年,有些大牌学者对开设这门课程不以为然,有人竟说这门课对法科生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它能让学生学会打擦边球。最近,我欣喜看到,当年持“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有害论”的那位大教授,痛感法律职业诸多不当行为甚至腐败行为,他转而呼吁“认真对待法律职业伦理”。欣见其迷途知返,怎不令人大赞其痛改前非。
多年前,我访问杜克法学院时和院长见面,宾主互相恭维。等对方将杰出校友如数家珍说完,我补充道:“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尼克松也是贵校校友。”对方尴尬一笑,没接话茬。我赶紧说:“请原谅,你们把尼克松看成杜克之羞,我有所耳闻。我研究法律职业伦理,最初法律职业伦理这门课在美国并不受重视,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尼克松在对手竞选总部水门大厦安放窃听器,他的竞选班底几乎都是律师出身。对此,法律人认识到,假如法律人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群体,而是一些小人,为了成功不择手段,那么美国司法体制就岌岌可危,法治会荡然无存。以水门事件为契机,从此美国法学院把法律职业伦理作为必修课。你们看,法律职业伦理成为必修课要拜尼克松所赐,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给我们提供了饭碗,我当然要感谢他了。”对方听了我的话不禁莞尔,看得出还是苦恼人的笑。
法律职业伦理成为A类必修课,这直接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所作的指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由此可见,法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这里的“才”是指职业技能,“德”是指良好的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对法科生职业伦理养成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法学教育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源于水门事件,而我国法学教育将法律职业伦理列为必修课,越来越重视这门课,直接得益于习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在广州召开,年会主题是:法学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那天上午,我向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做了半个小时的汇报,汇报内容是“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建设”。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由于事先做过充分的准备,所以整体效果我很满意。讲完以后我走出会场透透气,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由自主,眼泪潸然而下。也许是巨大压力使然吧,面对众多委员,其中有的不乏对这门课列为必修课怀有质疑。绿叶要转为红花,委员们来自不同的学科,对此有不同意见也属正常。汇报的时候,我内心感到很悲壮,颇有“胜败在此一举”之感,内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次汇报不久,法律职业伦理成为法学教育十门A类必修课之一。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茨威格选取的大多是容易被人忽略却又意义深远的“星光时刻”:法国普通士兵鲁热在莫名激情的推动下,一夜之间写出后来举世闻名的《马赛曲》,“他一生一无所成,只在那唯一的夜晚曾经是一位诗人”;拿破仑因为格鲁西将军犹豫一分钟,最终兵败滑铁卢;列宁越过重重险阻抵达芬兰车站时,整个世界都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茨威格为平凡人的激情奉上赞歌,向伟大人物抗争命运时的坚强信念致敬,并给黯然陨落的失败者以应有的尊严,因为在人类历史的夜幕上,他们才是恒久闪耀的群星。在美国,水门事件是法律职业伦理的“星光时刻”。在我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是法律职业伦理的东风和“星光时刻”。
绿叶转为红花的过程里,也有我的汗水和多年付出。我在《法律职业伦理》第一版自序中写道:我愿意借用这句话表达这十几年的努力以及对“法律职业伦理”的情感。“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我从2007年开始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伦理教研室主任,该教研室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研究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科研机构,经过十几年发展,具有业界公认的影响力。近年来,我编写教材、翻译出版国外法律职业伦理名著、多次召开法律职业伦理国际研讨会、向法律实务人员提供培训、举办专门学术论坛。参与律师法修订工作,并受中华律师协会委托编写了律师职业伦理培训教材,主编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指定辅导用书“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部分。2013年及2014年先后主持召开了国内首届及第二届法律职业伦理国际会议,这两次具有开拓意义的会议内容充实丰富、主题鲜明、研讨深入,是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法律职业伦理会议,为推动我国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与科研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契机。2013年,我创建了国内第一本法律职业伦理连续出版物《法律职业伦理论丛》。2014年,主编了国内最新的《法律职业伦理》教材,2015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法律职业伦理案例教程》。2015年翻译出版了关于美国公益律师斯特恩撰写的《正义永不决堤》,该书被评为法律出版社2015年十大好书之一。2018年,受全国律协委托主编了全国第一本《律师职业伦理》。2018年主持了法律职业伦理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的百余位教师参加了培训。2019年,受法律硕士教指委委托,编写了《法律职业伦理》核心课程指南。2018年及2019年为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型法学博士生开设了法律职业伦理课,这是国内首次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最近几年,我主持的法律职业伦理项目列入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以及新兴学科支持计划。经过几年建设,总体上已经实现下列目标:①使法律职业伦理成为一门适应中国法律职业建设和法律职业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独立学科;②法律职业伦理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和研究处于无可争议的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律职业伦理教学科研基地;③通过研讨会、培训会,提升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伦理自觉,助力司法改革;④扩大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⑤我参与申报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二等奖及北京市教学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次。回顾以往,我要说:“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汗水留在地里,作为埋头耕耘者,不要问收获多少,应当无怨无悔。“人在做,天在看。”我想,上天总会是公平的吧。(www.daowen.com)
与前两版相比,第三版在结构上做了调整,在文字上做了大量增删,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版本。写作过程中,我的研究生赵爽收集资料,校订文字,做了许多工作。另外,还应当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尹树东社长、阚明旗副社长的关心以及责任编辑高露女士辛勤而又专业的编辑工作。
修改完成时,北京已进入初冬,室内温暖如春,我想: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再远。而写作本序言时,北京的春天已经来临,毋庸置疑,法律职业伦理的春天也已经到来了,绿叶已悄然转为红花,期盼它成为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百花园中最艳丽的花朵。以往它“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今它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它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许身健
2021年3月31日于北京
本书总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