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区的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搭建桥的游戏。
老师:“你们想搭什么样的桥呢?我们来做一个计划,把你最想搭的小桥画下来吧。”
果宸:“我设计的是铁索桥。”(见图12-28)
翊嘉:“我设计的是独木桥。”(见图12-29)
艺霏:“我设计的是高高的桥。”
晟晟:“我设计的是观音桥。”
子辰:“我设计的是沙堡桥。”(见图12-30)
子菲:“我设计的是木头桥。”
图12-28 铁索桥
图12-29 独木桥
图12-30 沙堡桥
老师:“你们想用什么材料做桥墩,什么材料做桥面呢?”
果宸:“我想用一根圆柱体木块做独木桥。”
茗睿:“我想用报纸做桥面。”
思锦:“我想用牛皮纸做桥面,和茗睿比一比谁的纸桥力气大。”
有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积木做桥墩,有的孩子用教室里的彩色笔筒做桥墩,做桥面的材料也选用了不同的纸。
老师:“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纸桥中哪一个的力气大呢?”
思锦:“我们可以放雪花片在上面,看谁放得多。”
子辰:“餐巾纸太软了,只能放2片雪花片。”
颢曦:“报纸很软,可以放3片雪花片。”(见图12-31)
茗睿:“打印纸有点硬,可以放11片雪花片。”(见图12-32)(www.daowen.com)
敬伊:“牛皮纸很硬,可以放15片雪花片。”
通过操作和记录(见图12-33),幼儿发现:原来,不同的纸桥能够搭载不同数量的雪花片,纸桥越厚、越硬,力气就越大,就能承载更多的雪花片。
图12-31 报纸桥
图12-32 打印纸桥
图12-33 纸桥的观察记录表
雨汐:“老师,我和茗睿都是用的彩色纸,我的纸桥比他的纸桥力气大。”
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雨汐:“我折了一下,它放了2块积木。”
茗睿:“我把彩纸平放,上面不能放积木。”
果宸:“把纸卷起来变成一个大长筒后,上面放了3块积木。”(见图12-34)
茗睿:“我们把纸像折扇子一样来回折(见图12-35),这个桥可牢了,我们一共放了5块积木。”
老师:“通过记录,我们发现原来不同的折法,纸的力气是不一样的。”(见图12-36)
图12-34 把纸卷起来
图12-35 纸扇子
图12-36 彩纸桥记录表
同样一张纸,改变它的形状可以让它更有“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感知。通过操作,幼儿了解到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对物体不同呈现形态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游戏,在提供了丰富材料和适宜工具的支持下,幼儿在探索中感知纸的沉浮、吸水、承重等特性。幼儿通过主动参与、亲自操作、实践体验获得科学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在探究中获得对纸更多的认知,在探究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知。
孩子们在玩纸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纸,被用旧了的纸难逃被幼儿丢进垃圾筒的“命运”。“用过的纸可以回收利用吗?”“纸浆是怎么造成的呢?”一天,我将购买的纸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