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讲求“用中适时”“随时以行”,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为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用中适时”“随时以行”是人们认识和处理各种事物的思想方法论,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这种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理念决定了人们在对待国家统一的问题上,能够秉持现实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统的历史合理性与逻辑必然性,又冷静看待实现大一统的任务艰巨性与道路曲折性。
对于统一大略的制定者而言,尤其要注重统一基本条件的创造与统一有利时机的把握。对时机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是战略决策的基本前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见“识时务”是判断统一大略决策水平的试金石。“静作得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2]这个“时”,就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方向。人们可以认识它,顺应它,但不能违背它,“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3]。对于不同的时势只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所谓“审时”,就是要认清时机;所谓“度势”,就是要把握历史运动规律,把握历史的进程和发展趋势。因此,对于统一大业的实施者来说,应该首先把统一作为最终的目标不懈追求。要考虑到历史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时机的成熟也有一个过程,并不是说追求统一就应该马上付诸具体的军事行动,绝不能只看到自己方面的强大与决心,而忽视了各种各样不利于立即统一的条件。换句话讲,在一些特定的形势之下,要敢于面对暂时分裂的现实,率先完成局部的统一,并且实事求是地肯定局部的统一对于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努力为将来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创造条件。战国七雄争战之于秦统一,楚汉战争之于西汉统一,刘秀率先平定河北之于东汉统一,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于西晋统一,等等,在当时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来,这些都是走向国家大一统的必要环节,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www.daowen.com)
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的战略决策者而言,关键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繁荣经济,改良政治,培育人才,增强军力,从而在统一时机成熟之际,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顺应民心,一举结束分裂的局面,“宜当时定,以一四海”[4]。与此相反,如果昧于时势,急功近利,企冀在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之时,“毕其功于一役”,则必然事与愿违,不但无法实现大一统,而且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分裂局面。如赤壁之战中,曹操急欲在时机尚不具备之时挥师南下,攻灭孙权政权,统一天下,踌躇满志,忘乎所以,结果让弱小的孙刘联军打得大败,“烈火张天照云海”,“赤壁楼船扫地空”[5],丢盔弃甲,仓皇奔北,使自己统一中原后的战略优势与统一希望化为泡影。
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分”是为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合”做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合”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看,秦汉统一的规模胜过宗周礼乐文明的天下一统,隋唐统一的规模超越秦汉,有清一代的统一规模又远逾隋唐,这正是国家统一大势日趋增强的历史印证。因此,可以这么说,“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思想方法论,几千年来始终维系着人们对大一统的坚定信心,帮助人们克服历史上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所带来的困惑,决定了统一战略的制定与运用高明得宜,推动着国家统一大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迈进。而这种“极高明而道中庸”“杂于利害”“以迂为直”的战略思维传统,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趋于成熟,且在秦汉时期的统一战争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取得实际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