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赵充国的治边方略:中国兵学通史中的重要篇章

赵充国的治边方略:中国兵学通史中的重要篇章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次年,赵充国在后将军兼卫尉的岗位上退休,告老还乡。赵充国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更是一名深富韬略、睿智杰出的兵学理论家。在赵充国政治优抚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汉军的平乱之举进展十分顺利,很快达成了预期的战略目标。赵充国的兵学造诣源自《孙子兵法》,孙子的“慎战”观念与“全胜”战略原则对他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显而易见,“贵谋”致“全胜”,乃是赵充国提倡“屯田制羌”之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赵充国的治边方略:中国兵学通史中的重要篇章

赵充国是西汉中期著名军事统帅与杰出战略家,生于公元前137年,卒于公元前52年,字翁孙,上邽(今甘肃天水)人。他自幼生长于边郡,身上洋溢着尚武精神并嗜读兵书战策,早年曾为普通的骑士,后因“善骑射”而入选为羽林军。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他以假司马之职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兵出酒泉进击匈奴右贤王,因军功晋升车骑将军长史并拜为中郎,在军事上开始崭露头角。

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随军出征,平定武都地区的氐人反叛,晋升为中郎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谷郡边防屯戍后,他奉调回长安,担任水衡都尉一职,负责管理皇家池苑、税收与铸钱事务,开始进入朝廷权力中枢。不久,他又领兵征伐匈奴,擒获匈奴西祁王,得以升任负责西北边防的后将军,同时继续兼任水衡都尉。本始元年(前73)正月,因拥立汉宣帝有功而被赐封为营平侯。

神爵元年(前61),西羌起兵反汉,年已77岁的赵充国自告奋勇,担任汉军统帅,领兵出征。在平叛过程中,赵充国采取安抚为主、征剿为辅的战略方针,文武并用,恩威兼施,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即平定羌变。次年,赵充国在后将军兼卫尉的岗位上退休,告老还乡。致仕后,赵充国依然关心军国大事,“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甘露二年(前52),赵充国以86岁的高龄辞世,谥为“壮侯”。赵充国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更是一名深富韬略、睿智杰出的兵学理论家。史载他“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主持西北边务之后,更能注意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总结作战的经验教训,从而做到了“通知四夷事”,在边防建设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集中体现在他有关制止羌患、安边抚民、实施屯田的三个奏疏中,这三个奏疏,被概括称为《屯田制羌疏》。《屯田制羌疏》产生的背景,是汉宣帝神爵元年平定羌变之后的战略决策选择的分歧。在赵充国政治优抚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汉军的平乱之举进展十分顺利,很快达成了预期的战略目标。接下来该怎么办,朝廷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许多大臣主张继续用兵,除恶务尽,对羌人实施犁庭扫穴,大创聚歼。赵充国力排众议,提倡“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为此,他反复上书皇帝,力陈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于是遂有这《屯田制羌疏》的面世。[131]

通观赵充国的《屯田制羌疏》,其要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慎战”是战争的出发点,上兵伐谋为最佳的战略手段。赵充国的兵学造诣源自《孙子兵法》,孙子的“慎战”观念与“全胜”战略原则对他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他一再强调“慎战”与“贵谋而贱战”的基本理念,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故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不可不慎”。既然战争关系到国之安危、军之死生、民之祸福,那么必须高度重视,谨慎对待,切忌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重蹈当年汉武帝晚年对匈奴战争的覆辙,“海内虚耗,户口减半”[132]。为此,他主张战争以计为本,“全胜”至上:“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133]。指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上兵伐谋乃是最佳的战略手段,因为这代价最小,效益最大,后患最少。只有“多算”,算无遗策,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最终实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全胜”战略目标。显而易见,“贵谋”致“全胜”,乃是赵充国提倡“屯田制羌”之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易经》中说的“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134],钱锺书先生引用宋人陆九渊的话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135],西方军事学家也普遍强调战争必须有所节制,不可率意妄为。这方面,英国军事学家富勒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说:“战争可分为两大类:具有有限政治目的的战争,和具有无限政治目的的战争。只有第一种战争给胜利者带来利益,而决非第二种。”[136]“作战的最终目标是歼灭敌人这种有害的信条,在理论上否定了战争的真正目的,即建立更加美好的和平生活。……要实现战争的真正目的,就必须终止使用破坏性手段。这就是说,战争必须逐步地由武力争斗发展到智谋与士气斗争的阶段,换言之,指挥艺术必须基本上代替暴力,用瓦解士气或精神上的打击,代替武力争斗或肉体的攻击。”[137]“在战争中的野蛮行为是不合算的,这是一个少有例外的真理。另外,不要使你的敌人陷入绝望,尽管你会赢得战争,但是那样几乎会拖延战争,这对于你是不利的。”[138]

第二,充分阐释“先为不可胜”的立场与军事屯田的意义。从“全胜”战略的层面考虑,赵充国认为这正是“先胜”原则的必有之义。在赵充国看来,《孙子兵法》的相关军事哲理是历久弥新、超越时空的,所谓“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战略上的成功,战争中的取胜,关键在于能够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具体落实到平羌问题上,这个原则依然是屡试不爽,即为当时叛羌的情况和边防的全局计,“先胜”的唯一选择,便是适时调整战略方针,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变出兵讨伐为屯田守备,以静制动。其原因,既有战争成本过于沉重巨大的问题,出兵讨伐,其人力物力的耗费至为巨大,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旷日持久,朝廷与广大民众实在承负不起,“难久不解,徭役不息”。同时也有一个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严重后果,朝廷不免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具体地说,就是削弱对匈奴、乌桓等族的防御能力:“恐它夷卒有不虞之变。”反之,如果能实行战略中心的转变,改出兵征讨为屯田守卫,则举重若轻,从容主动:“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骑兵虽罢,虏见万人留田为必禽之具,其土崩归德,宜不久矣。”[139]赵充国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对羌人“不战而自破之册也”。这样,赵充国就从战略的高度,论证了“屯田”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三,系统阐述“屯田得十二便”的优点,将“屯田”的战略意义加以理论上的全面论证。其中心观点就是强调,边境屯田不仅可以节省军费,减少徭役,而且有利于保护当地居民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强化边防的建设,迫使敌人不战而自溃,其价值是全方位的。具体地说,其利益有十二个方面:

(1)此举既可“以为武备”,又能“因田致谷”,所谓“威德并行”,一石二鸟;(2)能将羌人挤迫到贫瘠荒凉之地,使之因贫困而发生内乱,“以成羌虏相畔之渐”;(3)帮助边地民众安心生产,“不失农业”;(4)战马一月之食相当于屯田兵士一年之口粮,罢骑兵可节省数额可观的军费开销;(5)有利于腾出兵员到前线对敌进行战略威慑,“视羌虏,扬威武”,即孙子所谓的“伐交”屈敌;(6)屯卒可以利用农闲间隙修缮邮亭,充实金城,完善边防设施;(7)可以迫使羌人逃“窜于风寒之地”,而罹“霜露疾疫”之患,减弱战斗力,确保汉军“坐得必胜之道”;(8)汉军可得以免受征战死伤之害;(9)屯田既不失军威,又不给对手以任何可乘之机;(10)屯田手段温和,不会惊动河西之南的大开部、小开部羌人,激起他们的反抗;(11)屯田有助于汉室拓展势力,可以利用屯田兵卒修治湟狭中道桥梁,通至鲜水,便于汉师行军,以控制西域;(12)有利于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保持战略上的主动权。总之,赵充国的最终结论十分明确,“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140]

在中国历史上,赵充国是第一位从战略的高度系统论述在边地实施军事屯田的战略家,其有关军事屯田的观点,高屋建瓴,切中肯綮,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具有重大的兵学理论价值,在中国兵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其战略思路与策略举措,为后世的政治家、军事家所高度重视,充分借鉴,引以为守边固防之良策。唐代陆贽有言:“《军志》曰:虽有石城千仞,汤池百步,无粟不能守也。故晁错论安边之策,要在积谷;充国建破羌之议,先务屯田。”[141]明代的商辂也指出:“夫且耕且守,古人如汉赵充国、诸葛亮,晋羊祜,皆已行之,明效大验,著在史册。今日守边之要,莫善于此。”[142]这些评述,实可谓是赵充国的异代知音!

【注释】

[1]《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2]《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

[3]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一《数宁》,中华书局,2000年。

[4]《新书校注》卷一《数宁》。

[5]《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6]《礼记正义》卷五十《仲尼燕居》。

[7]《新书校注》卷一《过秦上》。

[8]《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9]《新书校注》卷九《大政上》。

[10]《新书校注》卷六《礼》。

[11]《新书校注》卷九《大政上》。

[12]《孟子注疏》卷四上《公孙丑下》。

[13]《新书校注》卷四《匈奴》。

[14]《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15]《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16]《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17]《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18]《司马法》卷上《天子之义》。

[19]《司马法》卷上《天子之义》。

[20]《司马法》卷上《天子之义》。

[21]《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22]《司马法》卷上《天子之义》。

[23]《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24]《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25]《汉书》卷三十五《荆燕吴传》。

[26]《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

[27]《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

[28]《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29]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59页。

[30]《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31]《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32]《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33]《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

[34]《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35]《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36]《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37]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文帝》,中华书局,1975年。

[38]李贽:《藏书》卷十五《名臣传·晁错》,中华书局,1959年。

[39]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59页。

[40]《读通鉴论》卷二《文帝》。

[4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35页。

[42]胡適:《淮南王书》,欧阳哲生编:《胡適文集》卷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2页。

[43]《汉书》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高诱《淮南子注》序文尝云:“初,(刘)安为辨达,善属文。……天下方术之士多往归焉。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淮南鸿烈集解·叙目》)

[44]《淮南鸿烈集解·叙目》。

[45]《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46]《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一《要略》。

[47]《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一《要略》。

[48]《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49]《淮南鸿烈集解》卷八《本经训》。

[50]《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51]《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52][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289页。

[53][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51—53页。

[54][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69—70页。

[55][瑞士]A.H.若米尼著,刘聪、袁坚译:《战争艺术概论》,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62—63页。

[56]《淮南子·兵略训》言:“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

[57]《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58]《孙子兵法新注·九变篇》。

[59]《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三《氾论训》。

[60]何去非:《霍去病论》,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二五六五《何去非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1][英]富勒著,周德等译:《装甲战》,第2、113、11—12、63页。

[62]《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63]《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64]《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

[65]王维:《老将行》,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维诗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66]王勃:《滕王阁诗序》,王勃著,谌东飚校点:《王勃集》卷五,岳麓书社,2001年。(www.daowen.com)

[67]《阵纪注释》卷四《骑战》。

[68]箭镞入石之事,《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69]《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僖公五年》。

[70]《史记》一百九《李将军列传》。

[71]《孙子兵法新注·行军篇》。

[72]《孙子兵法新注·地形篇》。

[73]《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

[74]王昌龄:《出塞一》,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75]高适:《燕歌行》,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第一部分,中华书局,1981年。

[76]《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

[77]《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78]《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79]《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80]《孙子兵法新注·地形篇》。

[81]《六韬》卷三《龙韬·立将》。

[82]《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五《兵略训》。

[83]《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九《庄公三十二年》。

[84]《论语注疏》卷十三《子路》、卷二《为政》。

[85]《春秋左传正义》卷八《庄公十年》。

[86]《论语注疏》卷十二《颜渊》。

[87]《论语注疏》卷十五《卫灵公》。

[88]《司马法》卷上《仁本》。

[89]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卷十三《周末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0]《战国策笺证·刘向书录》。

[91]《孟子注疏》卷三下《公孙丑上》。

[92]《六韬》卷三《龙韬·论将》。

[93]参见孔德骐:《先秦兵学集成之作:〈六韬〉导读》,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94]《庄子集释》卷二中《人间世》。

[95]许富宏:《慎子集校集注·慎子佚文》,中华书局,2013年。

[96]《韩非子集解》卷二《有度》。

[97]《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

[98]《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

[99]《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

[100]《盐铁论校注》卷八《结和》。

[101]《盐铁论校注》卷八《和亲》。

[102]《盐铁论校注》卷八《伐功》。

[103]《盐铁论校注》卷八《诛秦》。

[104]《盐铁论校注》卷四《地广》。

[105]《盐铁论校注》卷七《备胡》。

[106]《盐铁论校注》卷八《伐功》。

[107]《盐铁论校注》卷七《击之》。

[108]《盐铁论校注》卷八《西域》。

[109]《盐铁论校注》卷七《击之》。

[110]《盐铁论校注》卷八《世务》。

[111]《盐铁论校注》卷八《结和》。

[112]《盐铁论校注》卷八《结和》。

[113]《盐铁论校注》卷八《诛秦》。

[114]《盐铁论校注》卷八《结和》。

[115]《盐铁论校注》卷三《未通》。

[116]《盐铁论校注》卷八《和亲》。

[117]《盐铁论校注》卷八《结和》。

[118]《盐铁论校注》卷七《崇礼》。

[119]《盐铁论校注》卷八《诛秦》。

[120]《盐铁论校注》卷八《和亲》。

[121]《盐铁论校注》卷九《险固》。

[122]《盐铁论校注》卷八《和亲》。

[123]《盐铁论校注》卷二《论儒》。

[124]《盐铁论校注》卷一《本议》。

[125]《盐铁论校注》卷一《复古》。

[126]《盐铁论校注》卷七《击之》。

[127]《盐铁论校注》卷九《险固》。

[128]《盐铁论校注》卷九《繇役》。○10《盐铁论校注》卷八《世务》。○1《盐铁论校注》卷九《险固》。

[129]《汉书》卷七《昭帝纪》。

[130]《汉书》卷七《昭帝纪》。

[131]《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

[132]《汉书》卷七《昭帝纪》。

[133]《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

[134]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艺文印书馆,2001年。

[135]钱锺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页。

[136][英]富勒著,绽旭译,周驰校:《战争指导·前言》,第4页。

[137][英]富勒著,周德等译:《装甲战》,第54页。

[138][英]富勒著,绽旭译,周驰校:《战争指导·前言》,第4页。

[139]《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

[140]参见《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

[141]陆贽著,王云五主编:《陆宣公奏议》卷三《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

[142]商辂著,孙福轩编校:《商辂集·边务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