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盐铁会议中的战争问题与汉武帝的评价

盐铁会议中的战争问题与汉武帝的评价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盐铁会议上,桑弘羊等人和贤良文学们在战争问题上的大论战,主要是在两个层次上具体展开的。对匈奴的反击战争,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中的主要业绩之一。盐铁会议上两派有关对匈奴和战政策的论战,自然会涉及对武帝对外战争的评价问题。贤良文学方面对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评价基点,则完全建立在战争的某些消极后果之上。与之相反,贤良文学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完全源于正统的儒家学说,是儒家军事思想在汉代思想界的集中体现。

盐铁会议中的战争问题与汉武帝的评价

在盐铁会议上,桑弘羊等人和贤良文学们在战争问题上的大论战,主要是在两个层次上具体展开的。首先,是关于对匈奴和战问题的辩论,其中包括对武帝对外战争以及历史上其他战争的评价。其次,是有关战争基本问题的看法之阐述。前者旨在对具体战争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做出自己的说明,并试图回答现实政治生活所提出的课题;后者则是论战双方用以证明自己主张的合理性的理论根据。

对匈奴和战问题的不同主张,是论战的关键。桑弘羊派主张继承汉武帝武力打击匈奴的战略方针,继续对匈奴积极用兵,从而实现“匡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100]的政治目的。他们认为,匈奴在当时虽然已趋衰微,但其骚扰中原之心未死,一有机会便会卷土重来,“反复无信,百约百叛”[101]。所以要趁匈奴“孤弱无与”“困亡之时”,实施军事打击,从而永息边患,一劳永逸。反之,如果变战争为和亲,那等于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而止”。这样做,实际上“是弃与胡而资强敌也”。桑弘羊等人进而认为,匈奴之所以未能翦灭,就是贤良文学等儒生的论调扰乱了视听、松懈了斗志:“然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并力,上下未谐故也。”[102]

为了实现军事打击匈奴的战略意图,桑弘羊等人强调加强边地的军事建设,巩固对匈奴作战的战争胜利成果,为继续用兵创造条件。他们认为,中原地区和边境的关系,相当于人的“肢体”与“腹心”的关系,“夫肌肤寒于外,腹心疾于内”。边境不安宁,中原就会遭受灾祸,“无边境则内国害”[103];反之,倘若边防巩固,则中原地区也可求得安宁,“边境强,则中国安”。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据河险,守要害”,以“保士民”。[104]为此,他们主张增加“奉边之费”,建设强大的边防。

贤良文学的主张则与桑弘羊等人完全相左。他们认为,对匈奴进行战争只有害处,“用军于外,政败于内”[105],“不能弱匈奴,而反衰中国也”[106]。指出对匈奴的战争使得军队大量伤亡,百姓负担沉重:“甲士死于军旅,中士罢于转漕。”[107]它造成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108]对稳定统治秩序十分不利。所以应该当机立断,改变基本国策,以和亲替代战争,以德化替代力服。为此,他们竭力主张“偃兵休士,厚币结和亲,修文德”[109];提倡“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罢关梁,除障塞,以仁义导之”,希望通过仁义道德来争取匈奴归服,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北垂无寇虏之忧,中国无干戈之事”[110]。从此,天下太平,帝业永固。

贤良文学对边境安危与中原关系的看法,也完全同桑弘羊等人相对立。他们认为边境地区是些“不毛寒苦之地”,汉王朝大举实边戍边,实无必要:“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立郡沙石之间,民不能自守。”为了戍守边境,汉廷动用大量民力“发屯乘城,挽辇而赡之”[111],结果造成“中国困于徭役,边民苦于戎御”的后果,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进而主张改变实边备胡政策,减少边防费用,减轻国家和民众的负担。(www.daowen.com)

对匈奴的反击战争,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中的主要业绩之一。盐铁会议上两派有关对匈奴和战政策的论战,自然会涉及对武帝对外战争的评价问题。桑弘羊等人充分肯定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从而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功勋粲然,著于海内,藏于记府”[112]的伟大成就。他们列举了汉武帝的殊世军事建树,“先帝兴义兵以征厥罪,遂破祁连、天山,散其聚党,北略至龙城,大围匈奴,单于失魂,仅以身免,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则长城之内,河、山之外,罕被寇蔷”[113],赞颂汉武帝的武功是大汉帝业得以维系之柱石。同时,他们也热情肯定了历史上其他战争的合理性:“黄帝以战成功,汤、武以伐成孝。”[114]显然,桑弘羊等人的意图,是要借助论述武帝对外战争以及历史上征伐战争的正义性,来佐证自己主战意见的合理性。

贤良文学方面对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评价基点,则完全建立在战争的某些消极后果之上。他们强调对匈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造成“田地日荒,城郭空虚”[115]。集中攻击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祸纷拿而不解,兵连而不息”,认为“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则仁者不忍也”[116]。明确指出这场战争“非社稷之至计也”,表示自己对武帝战争事业的基本评价只能是“窃见其亡,不睹其成”[117]。推而广之,他们对春秋年间的争霸战争、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也一概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贤良文学否定武帝的战争业绩以及历史上兼并统一战争意义的用意,也在于为自己的和亲弛边主张张目。

盐铁会议在对匈奴和战问题上的截然对立,归根结底是由于论战双方对战争本身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桑弘羊等人是外儒内法的人物,他们的基本观点实质上是法家战争理论在汉代的翻版,所以充分肯定战争的意义:“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118];“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119]。明确指出,“兵革者国之用,城垒者国之固也”[120];“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121]。认为只讲文德,忽视武备,必然会导致国削身亡的结局:“昔徐偃王行义而灭,鲁哀公好儒而削。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故君子笃仁以行,然必筑城以自守,设械以自备,为不仁者之害己也。”[122]为此,他们尖锐地批评了儒家理论的迂腐,“儒者之安国尊君,未始有效也”[123],认为其大言凿凿,却于事无补,远不如自己的见解切合实际。

与之相反,贤良文学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完全源于正统的儒家学说,是儒家军事思想在汉代思想界的集中体现。贤良文学们崇尚以德服人,反对恃力逞武,对战争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他们声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124],强调“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125];“地广而不德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126]。他们坚持认为“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127],“文犹可长用,而武难久行也”[128];竭力主张“去武行文,废力尚德”。在这些儒生的心目中,只要推行德政,提倡仁义教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安国定邦,长治久安。“其仁厚,其德美,天下宾服,莫敢交也”○10;“诚以仁义为阻,道德为塞,贤人为兵,圣人为守,则莫能入”○1。至于具体军事事务,他们是不屑一顾的,因为既然仁义能使天下太平,自然是“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了。贤良文学的论点,虽然脱胎于孟子的军事思想,并无多大新意,却适应了他们从理论高度论证自己和亲弛边主张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