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考古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今天深入研究秦代军事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整体布局能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秦代兵学的概貌及其特征。
大致而言,考古人员发现秦陵的兵马俑坑共有4个,其中4号坑没有建成,其余3个俑坑,计有战车100余乘,陶马600余件,各类武士俑7000余件,此外,还有大量的实用兵器。根据袁仲一所著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印章所著的《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秦代军事史》等著述的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秦军的组织编制和武器装备状况,其部署布局再现了秦代军队的基本构成与战术阵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秦军作战原则与战术要素,应该说,这从某个侧面体现了秦代兵学的突出成就。
其一,它呈示了兵种上车、步、骑的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各大兵种的优长。以2号俑坑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其整体布局配置由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弩兵队、骑兵队、车兵队和车、步、骑混合编队共同组成,属于多兵种有机结合的一个典型。这中间,弩兵利于远战,步兵利于近战,骑兵擅长机动,车兵胜在掩护与攻坚,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兵种的特长,并构成多兵种集成作战的总体威力。
其二,在武器装备实战应用上,致力于远、长、短的相互结合、有效配置,从而充分发挥各种武器装备的综合效用。我们看到,不论是1号俑坑,还是2号俑坑,弩兵都被配置在前锋位置,以利在较远的距离给敌人以大量的杀伤。主体部分的车兵和步兵,都以手持矛、戈等长柄兵器为主,以利于近战格斗;同时步兵还配备有相当数量的短剑,以利护身和肉搏。这正是《司马法·定爵》中所说的“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的形象写照。处于机动位置上的骑兵,则都以弓箭为主要攻击手段。骑兵行动迅捷神速,弓箭能杀伤人于百步之外,骑兵持弓箭,恰好将快与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更加有效地给对手以猛烈、出其不意的凌厉打击。
显而易见,将远、长、短三类兵器有机地加以组合,突出地强调在远距离上消灭敌人,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武器配置上的鲜明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与弩的发明与普遍列装于军队,弩兵与骑兵等新型兵种大量组建密切联系,也是技术决定战术,战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动体现。
其三,“指画攻守,变易主客”,突出体现进攻与防御相结合的特点,以适应各种情况下作战的需要。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最基本的两种作战形式,其中,进攻是被动的形式,但能达到积极的目的,防御是主动的形式,但其目的则是消极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只有进攻而无防御,同样,也不能只有防御而无进攻。所谓“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30],就是这个道理。战争指导者的职责,乃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到能攻能守,寓攻于守,分别主次,适当平衡。(www.daowen.com)
这一原则,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布局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从其总体布局上看,以攻为主、攻守结合是其鲜明特点。各号俑坑都是坐西向东,马欲驰骋,车欲飞驰,人欲怒斗,鲜活生动。总之,时刻准备,待命出发的状态,恰好反映了秦军东向进攻的态势,这就是以攻为主的重要标志。整体布局结构上,以1号俑坑为主,2号俑坑为辅,3号俑坑居中调度,4号俑坑为机动,呈示了攻守兼备的特征。而从每一俑坑的具体布局来看,所透露的也是以攻为主、攻守结合的特点。例如,1号俑坑的38路纵队与前锋,都是面向东方,以攻为主的,而两翼和后卫中各有一列分别面南、面北、面西,这一布局,则显然寓有攻中有守、攻守兼备的含义。
其四,“分别奇正”,守正与用奇密切结合,体现了“以正合,以奇胜”的重要兵学原则。奇正,是中国古代兵学中重要的范畴之一,所谓“用兵之钤辖,制胜之枢机”是也。而奇与正相结合,更是古代兵学的精髓之所在,其精神实质就是“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践墨随敌,以决战事”[31],灵活机动,因敌制胜。
我们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不论从宏观考察,还是从微观剖析,都体现着奇正结合、出奇制胜的兵学基本原则。从宏观上看,1号俑坑可以视为一支强大的正兵,是主力,有利于同敌军进行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锋;2号俑坑是一支以车兵为主的综合性机动部队,当属于奇兵的性质,可以配合主力正兵从侧翼打击敌军。从微观上看,2号俑坑的布局更富有奇正有机结合的特色,即车、步、骑混合部队以及弩兵队可以视为“正兵”,而骑兵队与车兵队则可以视为“奇兵”,由此而构成了一个二正二奇的格局。《孙子兵法·势篇》有云:“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又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原则的实物诠释者。
由此可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代兵学思想的形象体现,“秦代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的兵书,但可以说秦陵兵马俑就是一部真实生动的文物兵书”[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