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秦汉卷》:《吕氏春秋》兵学思想精华

《中国兵学通史:秦汉卷》:《吕氏春秋》兵学思想精华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吕氏春秋》的兵学思想,其荦荦大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提倡“义战”为基本特色的战争观念。在《吕氏春秋》的作者看来,“仁义之兵”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吕氏春秋》的作者在战争指导上提倡以德为主、以力为辅,主张尚德顺民,做到以德服人与以力服人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吕氏春秋》的作者高度重视军队建设问题,强调若要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必须拥有一支战斗力十分强大,对敌人具有碾压之势的军队。

《中国兵学通史:秦汉卷》:《吕氏春秋》兵学思想精华

吕氏春秋》的兵学思想,其荦荦大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提倡“义战”为基本特色的战争观念。该书作者对战争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战争的必要性也予以充分的肯定,反对在战争问题上天真的“偃兵”“非攻”“救守”之说。认为如果不加区别,一厢情愿强调所谓“非攻”“去战”,其结果乃“祸莫大焉,为天下之民害莫深焉”,是“长天下之害,而止天下之利”,属于“大乱天下”,其实质就是“守无道而救不义”。[6]

因此,在关于战争的基本立场上,作者提出了“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的核心观点。在作者看来,战争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俱来的,是人之天性使然:“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换言之,战争自古以来都是“不可禁,不可止”[7]。按作者的观点,问题不在于战争的有无,而在于战争的性质,不义之战需要否定,正义之战则要大力提倡,充分肯定:“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8]在大乱之世,更应该大兴“义兵”,“攻无道而伐不义”,使“天下之民且死者也而生,且辱者也而荣,且苦者也而逸”,从而平定战乱,实现国家的统一,使得天下之人“长有道而息无道”,安居乐业,“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9]。在《吕氏春秋》的作者看来,“仁义之兵”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

第二,以崇德与尚力为宗旨的战争指导原则。《吕氏春秋》的作者在战争指导上提倡以德为主、以力为辅,主张尚德顺民,做到以德服人与以力服人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他们认为,要争胜于天下,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必先“自胜”,而“自胜”的关键,则在于“行德爱人”“先顺民心”:“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阖庐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10]“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11]

因此,战争指导者要体恤民情,顺应民意,“务除其灾,思致其福”[12],攻伐敌国,也要努力做到“以爱利民为心”[13],“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收到“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14]的效果。在经国治军上,作者强调不能专持威势和刑赏两柄,要用德、义教化士民,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全军上下共同一致的“生死荣辱之道”,形成“三军一心”的所向无敌之力量:“先胜之于此,则必胜之于彼”,所谓“人情欲生而恶死,欲荣而恶辱。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令能无敌者,其兵之于天下也亦无敌矣”[15]文武并重,德刑兼施,恩威皆行,刚柔相济,从而战胜而强立,所向而无敌:“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16]

第三,以打造“精兵强将”为中心的军队建设思想。《吕氏春秋》的作者高度重视军队建设问题,强调若要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必须拥有一支战斗力十分强大,对敌人具有碾压之势的军队。这支军队,要将领精,士卒精,武器精,指挥精,能够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其看来,要在战争中把握主动权,夺取胜利,不能单纯依靠不可捉摸、难以把握的“时变”,而唯有士卒之教、将佐之精、兵械之利,加上地形之便,才是真正的“义兵之助”、胜敌之策。换言之,精锐的军队,先进的武器,严格的训练,正确的指挥,这四方面的有机结合,乃是一支强大军队的具体表征:“凡兵势险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选练角材,欲其精也;统率士民,欲其教也。此四者,义兵之助也。”因此,必须“简选精良,兵械铦利,令能将将之”[17],确保己方牢牢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与西方军事学家的思想十分相似,他们也普遍将军队质量建设作为优先考虑的重点:“战争的胜利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多势众,或者说作战凶猛;只有武艺精湛,熟谙兵法,训练有素,才能确保胜利。……实际上,一支人数较少,但训练有素的队伍在作战时往往更易于夺取胜利,而庞大臃肿、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是注定会大败溃输的。”[18]

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的作者富有深刻而辩证的哲学思维,善于正确认识个别与一般、矛盾特殊性与矛盾普遍性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指出:“世有言曰: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老弱罢民,可以胜人之精士练材;离散系系,可以胜人之行陈整齐;锄櫌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今有利剑于此,以刺则不中,以击则不及,与恶剑无择,为是斗因用恶剑则不可。简选精良,兵械铦利,发之则不时,纵之则不当,与恶卒无择,为是战因用恶卒则不可。”[19](www.daowen.com)

这段论述蕴含极其深刻的哲理,意谓:不能因为偶尔用乌合之众和锄头木棍打了胜仗,就由此否定精兵良将和坚甲利兵的关键作用;更不能因为精兵良将和坚甲利兵由于指挥错误而打了败仗,就主张和倡导用乌合之众和锄头木棍去上阵打仗。这从哲学的层面上讲,就是不能以个别否定一般,拿特殊性抹煞普遍性。应该说,这是具有普遍的思想方法论意义的。

第四,以义、智、勇“三位一体”为特色的作战指导理论。在作战指导方面,《吕氏春秋》的作者强调“知彼知己”,“凡战必悉熟偏备,知彼知己,然后可也”[20],主张以“威慑”取胜,“才民未合,而威已谕矣,敌已服矣”[21],致力于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兵不贵胜,而“贵不可胜”。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提倡将义、智、勇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这是作战指导的关键,克敌制胜的“本干”:“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义则敌孤独,敌孤独则上下虚,民解落;孤独则父兄怨,贤者诽,乱内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霣坠,若鸷鸟之击也,搏攫则殪,中木则碎。”[22]

这里的“义”指的是“师出有名”,攻打乱国,不攻打治国,“凡兵之用也,用于利,用于义。攻乱则服,服则攻者利。攻乱则义,义则攻者荣”,所谓“三王以上,固皆用兵也。乱则用,治则止。治而攻之,不祥莫大焉;乱而弗讨,害民莫长焉”[23]。这就是在选择打击对象上的根本标准,也就是以义征不义的基本原则。如此,在战争中就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里的“智”,讲的是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即所谓“知时化”,“知虚实盛衰之变”,其关键在于“贵因”,即因敌制胜。作者认为,“凡兵之胜,敌之失也。胜失之兵,必隐必微,必积必抟。隐则胜阐矣,微则胜显矣;积则胜散矣,抟则胜离矣”,意谓作战取胜,都是利用敌人失误的结果,一旦发现敌人的失误,就要集中兵力,同时隐蔽行动,去战胜分散而暴露弱点之敌,因敌而制胜,这就是“贵因”:“凡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己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矣。胜不可穷之谓神,神则能不可胜也。”[24]作者还进一步总结了大量的历史经验,认为古往今来的“治乱存亡,安危强弱,必有其遇,然后可成”[25],指出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水之力”,尧、舜禅让之所以实现,是“因人之心”,汤、武得天下之所以完成,是“因民之欲”,因此“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26]。无论治国还是用兵,关键就在于“因”,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两者之间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这里的“勇”,说的是兵贵神速、先发制人的问题。《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力贵突,智贵卒”[27],在敌我双方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快速与占先手,就会取得作战上的优势地位与战略上的全面主动。因此,用兵打仗,要特别注重快速机动与先发制人,“凡兵欲急疾捷先。……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而不可久处”。而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认为,必须具有压倒一切、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虽有江河之险则凌之,虽有大山之塞则陷之,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28]。缘此,作者强调要注重平时的勇气养成,激励尚武之风的张扬,益气养勇,以勇胜敌:“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这与先秦兵书《六韬》论将有“五材”,将“勇”置于“五材”之首,实乃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进而认为,在“怯勇无常”的情况下,战争指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掌握和鼓舞士气,有正确的组织指挥,造成一种勇敢战斗的积极态势,这样,在关键的时刻将士们才能真正发挥出最旺盛、最强大的战斗力,摧枯拉朽,碾压一切。不然的话,“军虽大,卒虽多,无益于胜”,甚至有可能“为祸也亦大”。[29]

综上所述,可知《吕氏春秋》的兵学理论是十分丰富且已构成一定的体系的,可以视为秦代兵学文化建树的集中体现,对后世兵学的发展亦不无重要的影响。但是,《吕氏春秋》的兵学观点在秦代政治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与践行,只停留在理论建构的层面,是一种“书斋兵学”。另外,其书是集体编撰的产物,因此,书中的某些论述难免有抵牾矛盾之处。这些问题,有必要予以指出,从而对其兵学价值得出更为妥帖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