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领兵,坞壁林立,这也是秦汉时期兵学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与当时的军队建设和战略战术运用有着一定的联系。
春秋时期,卿大夫通常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称为“私属”,[41]它往往是中央政权的离心力量,因此,随着战国各国中央集权不断趋于强化,尤其是秦代建立起高度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私属”武装便逐渐式微,遭到国家政权的取缔。可是到了东汉中期以后,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打击少数民族的武装反抗,原先担任各州监察官的刺史,渐渐被赋予领兵之权。安帝永初四年(110),青州刺史法雄镇压张伯路等武装举事,成为东汉刺史领兵的开端。[42]顺帝以后,刺史领兵作战的事例更多。至东汉后期,刺史基本上变为“内亲民事,外领兵马”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除州一级之外,地方内部的太守自东汉中期起也开始领兵作战,掌握了郡一级的军事行政大权。如建康元年(144)九江太守领兵击范容;中平四年(187)长沙太守孙坚率师击观鹄等。他们所拥有的武装力量事实上相当于秦、西汉时期的郡县地方兵,这恰好弥补了刘秀“罢省郡国兵”后在地方上所形成的兵力空缺。
地方刺史(州牧)、太守不但拥有领兵权、发兵权,同时还拥有了募兵权。当时地方军政官临时招募兵士的情况已相当普遍。这些募领之兵,到东汉后期,往往成为部曲私兵,而且可以父子相袭并任意转让,这样,就渐渐形成了地方军阀拥兵割据的局面,并在兵役制度上开了世兵制的先河。如初平元年(190),袁绍在渤海起兵,他的弟弟袁术和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北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俱起,各领私兵数万。[43]刺史州牧、太守将招募来的人员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的私人武装部队——部曲、家兵,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他们已经转变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这些地方军阀裂地称雄,豪强地主和小军阀出于防卫需要也纷纷修筑坞壁,“拥兵自保”,一时间坞壁林立,彼此攻伐,成为东汉末年乱世的奇观。
所谓坞壁,原本是边境上的防御工事。“壁”指军队野战宿营地的外墙,而“坞”则是用于守卫的小城。《居延汉简》六·八(甲四四)记载:“五凤二年八月辛巳朔,乙酉,甲渠万岁隧长成敢言之,乃七月戊寅夜临坞,坠伤要,有廖。即日视事,敢言之。”[44]西汉时期边境驻军曾有燧长夜间查“坞”视事的情况。东汉时期边郡坞壁增多,例如顺帝永和五年(140),“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45]。将多座坞壁组合配置,便构成了地区性的防御体系。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中绘有坞壁图。图上的坞壁呈四方形,四边环以高墙,一隅带有角楼。这应该是北方坞壁的形式。另外,在今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也发现了一种楼院式的坞壁模型。这一坞壁的四周也筑有高墙,正门上有门楼,四隅有角楼。除正门外,其他三面还设重墙,重墙各开一门。院中还建有五层高楼,楼的正面开门窗;门楼与角楼和各个角楼之间有带栏杆的天桥相通。[46]
当时坞壁的大小不一。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曾经“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47]。此眉坞当属该时期的大型坞壁了。
为了适应军事防御的需要,坞壁内部的结构相当复杂。《居延汉简》有“外坞户下□”“内坞户毋一□”[48]的记载,知当时坞壁有外坞和内坞之分,既有候望、侦察敌情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存粮积谷、设兵屯守的重要据点。坞壁在内地的大量出现以及它在军事斗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视作当时兵学文化发展中防御方法改进提高的一个具体例子。
【注释】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2]《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
[3]《吴子》卷上《治兵》,《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一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7年。
[4]《尉缭子》卷四《勒卒令》,《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一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7年。
[5]《尉缭子》卷五《兵教上》。
[6]《六韬》卷六《犬韬·教战》,《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一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7年。
[7]《尉缭子》卷四《勒卒令》。
[8]卫宏:《汉官旧仪(附补遗)》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荀悦撰,黄省曾注,孙启治校补:《申鉴注校补·时事》,中华书局,2012年。
[10]《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
[11]《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12]《汉官旧仪(附补遗)》卷下。
[13]《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注引《汉官仪》。
[14]《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15]《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李陵“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卫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汉光武帝“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橹,置于塞上,以拒匈奴”,等等,均是用战车实施防御的史例。
[16]《汉书》卷六《武帝纪》。
[17]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八《论威》,中华书局,2016年。
[18]何良臣撰,陈秉才点注:《阵纪注释》卷四《骑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
[19]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百四十九《兵二·法制》,中华书局,1988年。
[20]《武经总要》前集卷四《用骑》,《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三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年。
[2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www.daowen.com)
[22]晁错建议的主要内容:“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参见《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
[23]御史大夫卫绾奏疏:“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参见《汉书》卷五《景帝纪》)
[24]《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25]《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26]《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
[27]《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28]《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
[29]《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30]《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
[31]参见黄今言等:《东汉军事史》,第176—179页。
[32]《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
[3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34]钱文子:《补汉兵志·材官骑士》,中华书局,1985年。
[35]《补汉兵志·序》。
[36]《汉书》卷六《武帝纪》。
[37]《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38]《汉书》卷七十九《冯奉世传》。
[39]《补汉兵志·材官骑士》。
[40]《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注引应劭《汉官》。
[41]公元前592年,晋国郄克向景公“请以其私属”伐齐。(参见《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宣公十七年》)公元前487年,鲁大夫微虎准备夜袭吴军,“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参见《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哀公八年》)二者均体现当时卿大夫拥有“私属”武装。
[42]《后汉书·孝安帝纪》载:“海贼张伯路复与勃海、平原剧贼刘文河、周文光等攻厌次,杀县令,遣御史中丞王宗督青州刺史法雄讨破之。”
[43]《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
[4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4页。
[45]《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
[46]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47]《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
[48]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卷二《烽燧类》,商务印书馆,1949年,第1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