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四大兵种与骑兵时代的到来

中国兵学通史:四大兵种与骑兵时代的到来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步兵是秦汉时期数量最大的兵种,在汉武帝大规模发展骑兵之前,是军队的第一主力兵种,秦始皇陵出土的绝大多数武士俑为步兵俑就是例证。骑兵在秦汉时期称为“骑士”,是当时军队主力兵种之一。汉武帝登基后更是推行“马政”,发展骑兵,其重点发展骑兵的直接动因是反击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骑兵的发展及其在作战中的突出地位,是秦汉时期兵种建设上最大的特色,它标志着中国军事学术史上骑兵时代的到来。

中国兵学通史:四大兵种与骑兵时代的到来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中原王朝军队所面对的主要对手是西北边境强大的匈奴军队。匈奴军队的主体是逐水草而居、来去飘忽的骑兵,这使得习惯于中原作战的汉族军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作战对象变了,作战方式也自然需要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封建王朝对车、步、骑、水军四个兵种重新调整,实行了新的组编。

车兵在秦汉时期虽已不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秦至西汉前期的情况尤其如此。它在当时被称为“车士”或“轻车士”。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情况看,当时的车兵既有单独的编队,也有与步兵相结合的编队,还有与骑兵相结合的编队,并有同时与步、骑等兵种相结合的编队。这显示出车兵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兵种配合使用,是多兵种协同作战中的重要力量。史载汉文帝对匈奴作战时曾“发车千乘”[14],亦可见这一时期车兵之盛。

车兵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进攻时用以冲陷敌阵,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防御时用来布置阵垒,阻止或迟滞敌军的冲击;[15]行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以保障部队的安全。当时车兵的编制基本上仍沿用战国时的做法,一般可分为御手、乘车甲士和车属步兵三部分。为了抵御敌方弓弩及矛戟等兵器的杀伤,乘车甲士的防护装具多为金属制成,防护性能大为提高。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全面展开后,重点发展骑兵部队,车兵的地位明显下降,战车更多的是用于构筑阵垒,防御敌军的冲杀。

步兵是秦汉时期数量最大的兵种,在汉武帝大规模发展骑兵之前,是军队的第一主力兵种,秦始皇陵出土的绝大多数武士俑为步兵俑就是例证。步兵在秦汉时期称为“材官”或“材士”,能在各种环境下作战。当时的步兵由于武器装备配置的不同和战斗特点的差别,又区分为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作战时列在前排,以强弓劲弩杀伤远距离敌兵;重装步兵大多身着金属铠甲,作战时手持矛、戟、殳、铍等长柄兵器,与敌进行近体格斗。在进攻、防御或攻城、守险、迂回、包围、伏击、奇袭等各种作战形式中,步兵总是担任重要的任务。步兵的优点是灵活,适应性强,其弱点是快速性不如骑兵,稳固性不如车兵,所以秦汉时期特别重视将步兵与骑兵、车兵联合使用,实施协同作战。

骑兵在秦汉时期称为“骑士”,是当时军队主力兵种之一。它的发展又可以汉武帝反击匈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汉武帝之前,骑兵与车兵、步兵的地位相近,甚至还要稍低一些。但是从汉武帝时期起,骑兵得到了极迅速的发展,中国古代骑兵完成了向战略军种的转变,成为军队中的第一主力兵种。如据汉史资料,在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春的进击漠北之战中,仅卫青霍去病两支部队出塞时,塞上登记的战马即达14万匹,而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巡行北地,“出长城……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16],可见汉军骑兵已十分强大。

古代兵家认为骑兵作战的特点是“急疾捷先”[17]“驰骤便捷,利于邀击奔趋,而不宜于正守老顿”[18]。《通典》载:“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19](www.daowen.com)

《武经总要》载:“孙膑亦曰:骑战之道,以虚实为主,变化为辅也。形为佐,又有十利八害焉。一、乘其未定。二、掩其不固。三、攻其不属。四、邀其粮道。五、绝其关梁。六、袭其不虑。七、乱其战器。八、陵其恐情。九、撩其未装。十、追其奔散。此十利也。八害者:一、敌乘背虚,寇蹑其后;二、越阻追背,为敌所覆;三、往而无以反,入而无以出;四、所从入者隘,所回去者远;五、涧谷所在,地多林木;六、左右水火,前后山阜;七、地多污泽,难以进退;八、地多沟坑,众草接茂。此八害者,皆骑士成败之机。将必习,乃可从事焉。”[20]这些材料,皆说明了骑兵的作战功能与战术特点。

骑兵的基础是战马,故与秦汉骑兵发展紧密相联的是该时期“马政”的发展,所谓“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21]。无马,则不能建成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秦汉王朝皆致力于马政的建设,大力发展养马事业。如西汉统治者在建国伊始,便着手制定了一整套马匹牧养和管理的严格制度。汉高祖时,丞相萧何制定了《厩律》。吕后执政时,明令禁止母马外流。汉文帝登基后,采纳晁错的建议,下达“马复令”,鼓励民间养马。[22]汉景帝继位后,限制马匹出边关,史称“马弩关”,[23]同时他又下达诏令,在秦代边郡牧马苑的基础上,“益造苑马以广用”[24]。这样,就为日后汉武帝全面发展骑兵、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

汉武帝登基后更是推行“马政”,发展骑兵,其重点发展骑兵的直接动因是反击匈奴的侵扰。匈奴之所以在秦汉时期能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一时间横行边地,屡战屡胜,“攻城屠邑,驱略畜产”“杀吏卒,大寇盗”[25],就是因为它拥有一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中原王朝的步兵、车兵在飘忽不定的匈奴精骑面前常常明显处于下风,“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26]。为了改变这种劣势处境,中原王朝自然需要适时地作战略调整,把发展骑兵作为兵种建设的首要任务。汉武帝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凭借文帝、景帝给他留下的苑马四十五万匹的雄厚物质力量,在京师军与地方军中扩建骑兵,拔擢善于指挥大集团骑兵作战的优秀将领,加大力度训练骑射技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骑兵队伍终于建立了起来,从而使汉匈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汉军便能够以机动对付敌之机动,可以远程奔袭,能够实施迂回、包围、分割、围歼,赢得战场上的主动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汉武帝坚决发动了前后五次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役,取得了汉匈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由此可见,骑兵的发展及其在作战中的突出地位,是秦汉时期兵种建设上最大的特色,它标志着中国军事学术史上骑兵时代的到来。

骑兵的装具,秦汉时期也有所改良。秦朝的骑兵已配备有齐全的鞍鞯,主要的武器装备为弓箭以及矛、戟等长兵与剑等短兵;汉代的骑兵则更增加了环柄长铁刀的兵器配备,可以用来在马上进行斩劈,大大增强了骑兵的格杀能力。然而,从陕西西安秦始皇陵骑兵俑、杨家湾汉骑兵陶俑和江苏徐州狮子山汉骑兵俑装饰情况考察,马镫在秦汉时期仍未见出现,作战时,骑士两脚悬空,很不便于冲锋、格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骑兵战斗力的发挥。

水军(舟师)在秦汉时期称为“楼船士”,也是当时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军战船主要分为大型的楼船和轻捷的艨艟、斗舰等两大类,以利水上作战时大、小部队及轻、重战舰之间的互相配合,有效协调。水军的武器装备相当齐全,除水战特用的钩拒等武器之外,凡陆地作战所使用的弓弩、长短兵器、火攻用具等无不皆备。当展开水上战斗之时,远则以矢弩交射,近则以钩拒、矛戟进行攻守格斗,实施猛烈的冲角战和接舷战;在一定情况下,还施以火攻。秦汉时期,水军的建设和运用主要是在江南地区与沿海郡县。秦始皇在攻伐百越时,派遣屠睢统率楼船士五十万充当主力;汉武帝时,楼船士在上林苑昆明湖训练水战,“是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27]东汉初年,名将马援统率由“楼船大小二千余艘”[28]组成的强大水军,南下攻击交趾之地等历史记载,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当时水军发展的规模与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