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出版物,互通讯息。在第一届年会上,有《各社教机关,所印关于社会教育及乡村教育刊物,应尽量设法交换,以省经费而增效率案》,且获得通过。具体办法:由本社通函全国各社教及乡村教育机关,调查有何刊物,能换出之数量,汇印一览,分寄赞成交换之机关,直接交换。[7]第二届年会则通过了《本社应发行研究社会教育理论及实施之定期刊物案》。
出版《社教通讯》。《社教通讯》的宗旨在于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教事业发展,沟通社员意见,切磋学术见解等。期刊主要栏目为“短论”“社务要讯”“社友珍闻”及“社友活动”四大板块,向读者介绍社教社与社会教育的发展情况。[8]
《社友通讯》在社教社成立之日起即开始出刊,共出了20多期,作为联络社教人员之间的重要刊物,深受社员的好评。云南教育厅每年主动补贴经费60元来订阅该刊,并且与诸多较远地方的社员一起关注《社友通讯》的出版情况,“偶尔迟了一点,远道的社员就有人来函催询”。有时,出版事务所为了满足社员的需要,将一、二卷共24期多余的上百份合订成精装本,出售给社员,结果全部售光。直至1937年12月,事务所停止办公,《社友通讯》从此也就暂时停刊了。《社友通讯》的刊名是国民党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亲笔书写的,有的人为了保存他的字因此购买这份刊物。[9]无论如何,《社友通讯》受到欢迎是肯定的。
编译社会教育实施丛书。在第三届年会上,陕西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刘宰国提出《请由本社选聘社教专家,编译社会教育实施丛书,并组织社会教育学术研究部,以备各地工作人员之质疑问难,而利社教之进行案》,指出:近年以来社教设施进展迅速,虽为一般人士所注意,但各地社教机关多是“自树一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指导与科学方法,以致实际教育效力“结果甚微”,因此急需编译社会教育实施丛书,并设立社会教育研究部,以便各地工作人员有所遵循,他认为此点关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前途,“社教前途实利赖之”。具体办法为:由本社选聘社教专家多人,编译社会教育实施丛书并组织社会教育研究部,以便各社教人员之质疑问难,以利于社教之进行。[10](www.daowen.com)
社教人员交换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从第三届年会之后开始的。在第三届年会上,通过了《由本社建议各民教机关,交换工作人员,以便观摩案》。该案的理由是:民教事业在研究实验中,因观点之不同,各地主张做法亦存在较多分歧,“优点缺陷,往往并见”,因此观摩研讨,是训练人员推进事业的重要途径。各个社会教育机关之间的观摩学习,经验研究,对于民教事业的推进至关重要。但是,在具体实践操作层面,也存在一些困难。举办短期参观,仅能“窥豹一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较难达到切实研讨之目的;派员实习,则派出之机关事业既受影响,接受之机关常苦不能使其有充分的工作机会,且实习者多为各民教机关中下级工作人员,于研讨路径、交换意见上,亦常不无隔膜。基于上述考量,此议案认为,只有长时期交换工作人员,才可以“收切实观摩之效”。大会通过的办法为:交换工作限于工作性质相同之人员;交换之人员、时期,须得两机关完全同意;交换人员之待遇旅费仍由原工作机关负责;交换人员须完全视同本机关工作人员,得参加一切在原职务上应出席之会议;交换工作终了后各工作人员须提出书面报告于本社,以供参考;由本社拟定交换工作申请书,由各机关自由填写以便介绍接洽。[11]
长期稳定的人员交换确实可以增进对于当地社会教育事业的认知。如定县的罗清华、田锡三两人交换到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后,深入调查研究,对两地教育区别和特点的认识,较一般人更加全面。如认为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系“政府规定的、全省的”,“强迫的、普及的”,“以政治力量为主,收效速”。定县的平民教育乃为“学术团体实验的,乡村的,小部分的”,“劝导的,在方法上探求普及的可能”,“以教化为主,收效较慢”。[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