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记得有人说,生而为人,求精进,中土多往内看,西方多往外看。往内是讲立身处世之道,求有功于世,无愧于己,能够人过留名,用《左传》的话说是“立德”以求“不朽”。这是古圣贤的理想,尤其儒家,由孔孟到程朱陆王,都“学而时习”并身体而力行之。行而有进,达到一种高山仰止的境界,曰“内圣外王”,用平常话说是,能够修养到有至上的“德”,用于己身则成为圣,推行于社会则天下太平。这样的德,其本质是什么呢?不过是,用旧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扩大到治平之道)行仁政,王道而不霸道;用新话说,自己活,让自己以外的人也能活,为政,最低要保证平安和公道,高呢,都能够幸福和向上。
这样说,“德”之为用真是太大了。然而有问题,来于实际是难得人人都这样。举我的一位师尊熊十力先生为证。他是推重德并有德的,讲儒道,有佛心,言,行,都不离“内圣外王”。晚年住在上海,“文化大革命”来了,受批斗,抄了家,忧愤成疾,据他女儿说,到神志不清的时候还到处写“外王内圣”,一直写到袜子上(从僧俗,穿高筒白布袜子)。又能怎么样呢?外王终于未能实现,带着内圣走了。仅此孤证也可证,求外王,专靠德是不成的。
何以故?要由“人之初”说起。《三字经》,人之初之后是“性本善”。这是抄《孟子》,如果抄《荀子》,应该说性本恶。在中上,性善恶之争延续了两千年以上,越辩越胡涂,所以我宁可取进口的,信精神分析学派。他们说人同样是充满多种欲望的动物,有所欲就不能无求,人人求而可欲之物有限,结果是争,仍有结果,是人人都难得平安地活下去。为了都能够平安地活下去,要化争为节制兼让,于是成为推重“德”。如果都能有德,内圣可立致,外王也不难。问题是德靠自律,有些人,甚至为数不少的人不自律,怎么办?(www.daowen.com)
我的想法,靠孔孟,直到熊十力先生,就不行了。又须取进口的,这一回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治。其精神是不信、至少是不专靠内圣;办法是限权,不许任何人有说了算之权。仍不轻视“贵德”的理想,只是为了实际可行,才让步为维持公道的“讲理”。“我的钱包,你为什么抢去?”是讲理;理表现为事,治抢劫者之罪是法治。时至今日,讲修齐治平之道,应该双管齐下:立身处世之道是内功,要重视;但同时要明白,维持公道,取得平安和幸福,更要重视制度的合理,民意化为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皆是也。立身处世至于内圣,路很长,让步安于法治,路也不短,怎么办?只当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你想知道能不能走,就是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