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反思古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现实意义

反思古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语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正如许多古事一样,时移,情况就跟着变了。如“礼”,庶人,常常是为了在上者点头、签字,不想送也得忍痛送。说应该不应该,是讲理;为泉下的胡风和马寅初鸣冤,是理下了庶人。单说对错,承认庶人不错,是理下了庶人。曰有,是一种轻说为法治重说为精神的境界,在那里,理成为有周遍性,不只适用于庶人,也适用于庶人以上。

反思古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现实意义

古语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正如许多古事一样,时移,情况就跟着变了。如“礼”,庶人,常常是为了在上者点头、签字,不想送也得忍痛送。这是礼也下了庶人。不久前翻阅报刊,如接踵,看了重提往事的两处,一处是关于胡风的,一处是关于马寅初的,都说他们受了不应有的打击。说应该不应该,是讲理;为泉下的胡风和马寅初鸣冤,是理下了庶人。理下庶人,推想,除了商鞅李斯之流以外,没有不拍掌称快的吧?可是我刚想拍掌,心却被“理”拉到远处,因而应该称的“快”就无影无踪了。何以竟至这样?为了解释清楚,要从头说起。先抄我看到的两处:

早在1955年,就有人将胡风的私人信件,作为其“反革命”证据精心编选、加注予以公开发表,结果直接酿成了一个历史大冤案。从个人而言,这样做,也许有某些历史原因和环境因素,也许可以解释为自己并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但是,外在的压力与影响,并不能成为回避自我人格缺陷的理由,相反,当往事成为历史之后,对人格的解剖,对道德追问,应该是所有过来人最应该做的、也最值得做的事情。

(《新民晚报》1997年12月10日第12版)

(马寅初)1957年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人口爆炸”的警告,痛切呼吁“节制生育”;1958年因与“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的建国方略相违而受批判;1959年随着反“右”运动深入,批判升级为“以学术名义搞右派进攻”;在四面楚歌中,坚信自己在人口问题上掌握着真理,1960年在《新建设》上发表《重申我的请求》;于是,被罢免人大常委、撤销北大校长等职务,迁出燕园宿舍,从此在政治、学术界销声匿迹;不过几年,社会上流传“批判一个,误增几亿”的感叹。(www.daowen.com)

(《随笔》1997年第6期第8页)

前者提到“冤案”,提到“外在的压力”,提到“人格”,后者提到“受批判”,提到“坚信自己”,提到“销声匿迹”,都触及对错问题,或说有关人的评价问题。主旨是不该受打击而受打击的庶人不错而受了害,如果还可以附加点感情,是可怜可悯。单说对错,承认庶人不错,是理下了庶人。可是说起“理”,无论本土宋儒的还是西方康德的,或下降兼扩张为全球常人的,都有周遍性,即适用于有关的任何人,那么,即依此理,说完受害的一方,也应该或更应该说说加害一方的无知、无德和无法吧?可是就我的孤陋寡闻所知,不只这两处,而是一切处,都是说完庶人的冤就戛然而止,从而理就成为片面的。讲理只及片面,还能算作讲理吗?

讲理不能全面,想来如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必有来由,或说依照因果规律,必有原因。在这方面求原因,也许比求理周遍更难吧?但是考虑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为了今后不再有加害和受害之事,显然,我们应该弄清楚原因,因为欲除其果,必须先除其因,而除之前要先明其因。明因,会触及面皮,事不小,除因,会触及牌位,事更大,估计就不得不兴起蜀道难之叹。但是,如果有志骑驴入剑门,即使蜀道难于上青天,也就只好勉为其难,举步。前进了,比如途中顺利,入了剑门,有没有更想望的目的地?曰有,是一种轻说为法治重说为精神的境界,在那里,理成为有周遍性,不只适用于庶人,也适用于庶人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