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然养育之道:挪威教养新体验!

自然养育之道:挪威教养新体验!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社工前往调解学生的无序行为,甚至警察找上门的例子在挪威已见怪不怪。在挪威教育体系之下,基础教育不过是提供各种可能的渠道,尽可能让学生尝试,或者自我检测,一步步勾勒出个人未来的轮廓。但这个国家的人们,总是相信他们的下一代必然拥有足够的判断力,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自我抉择。挪威老师也的确被要求必须以不带价值批判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思考,并自我决定观察的角度。

自然养育之道:挪威教养新体验!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不是学校、父母该为你设定好答案。安琪告诉我,挪威老师就是这么教育他们的。

娜拉一岁生日时,即将从十年级毕业的安琪送了她一本立体插画书。那是安琪自小的珍藏,书一直保存得相当好。但一交到娜拉手上,立刻就被撕破了一角。安琪耸耸肩不以为意,她看多了顽皮、爱惹麻烦的小孩,即使是班上和她同年龄的同学,其中一些也未必比娜拉守规矩。

在自由、放松的学风下,当然不可能期待每个挪威小孩都像天使一般乖巧伶俐。安琪甚至会以“野蛮”来形容班上不受管教的同学。他们有的会在上课时间推挤嬉闹,或者旁若无人地戴着耳机音乐;也有的人会在教室后面扭腰摆臀地随性跳舞,百无聊赖地拖拉课桌椅,只为发出吱吱嘠嘠刺耳的噪音;甚至有人会突然冲出校外,拦下一辆沿街叫卖冰激凌的 Diplom IS 货车,一口气买下数十支冰激凌请班上所有同学吃。被禁止使用体罚的挪威老师面对少数捣蛋鬼的反应通常是无可奈何。竟还有学生突发奇想,在教室里燃烧原子笔、笔记本,并辩称是为了做一项科学实验,即便当时讲台上正在进行的是社会课。

政府社工前往调解学生的无序行为,甚至警察找上门的例子在挪威已见怪不怪。所幸身处偶尔失控的教室,安琪似乎没有受到太多干扰。当她向我转述这几位同学的恶行劣迹时,心态就像是刚看完一部喜剧片,说着说着还一度笑得合不拢嘴。她自小以当医生为目标,她的老师们也相信她日后将大有可为。那犹如马戏团般喧哗吵闹的课堂,从来没有损及她个人已笃定的志向。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老师还会故意说错话,或者故意开个玩笑,测试到底有多少人在专心听他讲课。”安琪说,有一次自然科老师原本是以正经八百的态度在解释某个科学现象,但做结论时却突然丢出一句:“好的,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大家立刻从窗户跳出去。”说完还刻意停顿半晌。数十秒过后,已经神游四方的学生才发现不太对劲,交头接耳地相互探问:“你听到他说什么了吗?跳窗?他在开什么玩笑?”

假如有一天娜拉也开始在当地上小学,我想我不会天真地认为挪威校园会如同他们头顶上的天空那般清澈无瑕。但我似乎也不会过于担心学生时代的“麻烦人物”会成为她日后的绊脚石。至少安琪是这么安慰我的:“他们有他们的人生,至于我,不也如愿进入了自己最想就读的高中了嘛!”

“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句早已如古人口中至理名言的话,要把它套用在实际教学中,则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却在21世纪的挪威,亲眼看见当地教育正努力地沿着这条路走着。从安琪口中知道挪威摇滚乐界有位名叫哈拉尔森(Edvard Haraldsen Valberg)的超级巨星,他所筹组的乐团“蜜糖小孩”(Honningbarna)名声响亮,相当受年轻人喜爱。但哈拉尔森在安琪这个年纪的时候,他的学业成绩可谓一塌糊涂。我们无从得知他求学历程的全貌,不过,他自小患有严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外加肾上腺素分泌过盛,要他乖乖坐在教室里听课,对他来说应该相当痛苦。以他的情况,自然不可能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模范生。

不过,或许是挪威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校的存在另有目的。例如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技能之外,它极其核心的一环,就是鼓励每一个学生在成年之前,都能拥有充足的自信,并清楚地认识自我。十年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意义,并非只是为了筛选出好学生,帮助他们未来申请到一所好大学,以为从此一帆风顺,毕业后顺理成章地领取优厚的薪水,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挪威学生无论学习表现优秀与否,从来没必要按照标准制式的模板去评价、衡量自己到底符不符合社会或父母的期待。于是,挪威校园也就很难有“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分别。学校的作用,正是为这些经常被视为“麻烦制造机”“讨厌鬼”“调皮蛋”“不受教”的小屁孩,在各种可能的路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出口。

结束十年基础教育后,哈拉尔森最终舍弃了进入以升大学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中。在校方建议下,他选择了家附近的一所专门教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艺术学校延续学业,毕业后再转至城市里的音乐学院选修大提琴。在那所学校里,哈拉尔森不会被要求必须乖乖地坐在椅子上,或者闭上嘴巴专心听讲,反而会受到鼓励,可以尽其所能地制造“噪声”。数年之后,他在舞台上以浓浓朋克味的表演很快在挪威摇滚乐界闯出名号,被誉为少见的音乐奇才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不是学校、父母该为你设定好答案。安琪告诉我,挪威老师就是这么教育他们的。在挪威教育体系之下,基础教育不过是提供各种可能的渠道,尽可能让学生尝试,或者自我检测,一步步勾勒出个人未来的轮廓。按照一般人的观点,对一个十来岁的小学生或中学生而言,放手难道不是一场冒险的赌注或实验?但这个国家的人们,总是相信他们的下一代必然拥有足够的判断力,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自我抉择。

挪威校园并非政治议题的禁地,只是身处历史变化多端的欧洲社会,挪威有先天优势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去探究不同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异同。同时体验不同时空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政治氛围如何影响其经济发展,乃至左右了画家作家建筑师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挪威老师也的确被要求必须以不带价值批判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思考,并自我决定观察的角度。(www.daowen.com)

跳脱政治范畴,关于死刑的论证(挪威无死刑,但社会上仍多有讨论)、堕胎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与否,这些充斥着两极意见的争议话题,也陆续出现在中学后期的课堂上。挪威老师只能站在中立的立场,让学生取舍个人信服的道理。

“学校的角色是促进知识的自由传递和文化的相互包容。”这是挪威基础教育的原则和根基。如果这样的教学气氛普遍存在于挪威各地校园,我们或许可以更加理解挪威人今天的外在表现:为什么民众可以如此冷静而讲道理。尤其这个国家党派杂多,尽管人人皆有根深蒂固的政治立场,但又少有自以为是的偏执。我相信他们的政治信仰多是经由思考而来的。因为理智的根苗,很可能在他们年幼时的十年基础教育课程中,就已受到了良好的培育。

安琪的校园生活激发了我对挪威教育的好奇心。为此,我还特别约访了就读于另一所学校的苏珊娜,得到的信息有高度的一致性。苏珊娜的老师曾在课堂上告诉自己的学生:“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别人的眼光而扭曲自己。”苏珊娜说,把这句话执行得最为彻底的,其实就是他们学校的校长。他们学校那位女校长总是天天穿得像个喜剧演员,每隔一段时间头发就会染上不同颜色。这位校长曾经以粉绿色外衣搭配鹅黄色短裙,顶着一头红发,颈部系上铃铛,再套上紫色长袍,大方地在学生面前亮相,却没有人觉得她发神经。学生们都很喜欢她,理由当然千奇百怪,又或者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这位校长为了身体力行“做自己”,果然是用心良苦。

关于安琪和苏珊娜这个年纪所接触到的挪威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于建立“每个人都只需要扮演自己”的观念。也许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快速获得启发,顺利找到人生的努力方向,或者年纪轻轻就能远眺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也许有人领悟得快、有人理解得慢,即使是课堂上调皮捣蛋的那群学生,我们都无须质疑他们能否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有别于他人的道路。就像曾被视为校园头痛人物的哈拉尔森,如果要他勉强自己做像安琪、苏珊娜一般乖巧的学生,今天的他恐怕早被遗忘在社会的某处角落了。

看着娜拉,我语重心长、默默地对着她允诺:“‘我会尽可能丰富你的世界。我也许会不由自主地设想你的未来,但绝不会期盼你能满足我的设想。你也无须去讨好所有人,包括我。不要为了成绩、分数冲刺,而应为了你所相信的价值。至少,你要懂得开心地过日子。’这是挪威老师对一名13岁的八年级小朋友曾说过的话。离开挪威,我始终将此铭记在心,因为对你来说同样适用。此外,我也会努力避免以我个人过去有限的经验,限制住你任何可能的发展,或者企图把你变成另一个我。”

跳脱政治范畴,关于死刑的论证(挪威无死刑,但社会上仍多有讨论)、堕胎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与否,这些充斥着两极意见的争议话题,也陆续出现在中学后期的课堂上。挪威老师只能站在中立的立场,让学生取舍个人信服的道理。

“学校的角色是促进知识的自由传递和文化的相互包容。”这是挪威基础教育的原则和根基。如果这样的教学气氛普遍存在于挪威各地校园,我们或许可以更加理解挪威人今天的外在表现:为什么民众可以如此冷静而讲道理。尤其这个国家党派杂多,尽管人人皆有根深蒂固的政治立场,但又少有自以为是的偏执。我相信他们的政治信仰多是经由思考而来的。因为理智的根苗,很可能在他们年幼时的十年基础教育课程中,就已受到了良好的培育。

安琪的校园生活激发了我对挪威教育的好奇心。为此,我还特别约访了就读于另一所学校的苏珊娜,得到的信息有高度的一致性。苏珊娜的老师曾在课堂上告诉自己的学生:“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别人的眼光而扭曲自己。”苏珊娜说,把这句话执行得最为彻底的,其实就是他们学校的校长。他们学校那位女校长总是天天穿得像个喜剧演员,每隔一段时间头发就会染上不同颜色。这位校长曾经以粉绿色外衣搭配鹅黄色短裙,顶着一头红发,颈部系上铃铛,再套上紫色长袍,大方地在学生面前亮相,却没有人觉得她发神经。学生们都很喜欢她,理由当然千奇百怪,又或者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这位校长为了身体力行“做自己”,果然是用心良苦。

关于安琪和苏珊娜这个年纪所接触到的挪威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于建立“每个人都只需要扮演自己”的观念。也许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快速获得启发,顺利找到人生的努力方向,或者年纪轻轻就能远眺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也许有人领悟得快、有人理解得慢,即使是课堂上调皮捣蛋的那群学生,我们都无须质疑他们能否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有别于他人的道路。就像曾被视为校园头痛人物的哈拉尔森,如果要他勉强自己做像安琪、苏珊娜一般乖巧的学生,今天的他恐怕早被遗忘在社会的某处角落了。

看着娜拉,我语重心长、默默地对着她允诺:“‘我会尽可能丰富你的世界。我也许会不由自主地设想你的未来,但绝不会期盼你能满足我的设想。你也无须去讨好所有人,包括我。不要为了成绩、分数冲刺,而应为了你所相信的价值。至少,你要懂得开心地过日子。’这是挪威老师对一名13岁的八年级小朋友曾说过的话。离开挪威,我始终将此铭记在心,因为对你来说同样适用。此外,我也会努力避免以我个人过去有限的经验,限制住你任何可能的发展,或者企图把你变成另一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