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安第斯山脉和秘鲁:达尔文环球考察的足迹

安第斯山脉和秘鲁:达尔文环球考察的足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条平行的山脉组成安第斯山脉,所有山脉中,两条最高的山脉就是接近门多萨那边的坡尔蒂略山脉和接近智利的佩乌克内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分为三大部分:即南安第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第斯,包括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第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整个安第斯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米,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竟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

几条平行的山脉组成安第斯山脉,所有山脉中,两条最高的山脉就是接近门多萨那边的坡尔蒂略山脉和接近智利的佩乌克内斯山脉。大概中午时分,我们开始了攀登佩乌克内斯山脉的艰辛旅程。不仅我们初次感到呼吸不顺畅,就连骡队也要时不时地休息几秒钟才能前进。这种因为空气稀薄而引发的呼吸很快的现象被智利人称为“普纳”。

印第安人的废墟我曾经在安第斯山脉的几个地点看到过。当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废墟就是位于乌斯帕亚塔山口谭比洛斯。那里紧密地聚集了一些方形的小屋,它们组成了多个相互分开的房屋群,一部分房屋的门洞还留得很完整。

——达尔文《航海日记》

谈到安第斯山脉,大家都知道这是全世界最长的山脉,全长8900千米,它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长山系,全长18000千米),从北向南纵贯南美大陆,即从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穿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国,到达最南端的合恩角。

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分为三大部分:即南安第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第斯,包括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第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整个安第斯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米,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竟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这些高峰都是终年积雪。安第斯山地区多数干旱少雨,在这些地方旅行,远处看到的是山峰白雪皑皑,在蓝天衬托下雪峰似乎给人凉意,但眼前的是褐色的山石和沙砾,在阳光下让人酷热难耐,平行山脉之间偶有高原和谷地,但极少树木和草地,鲜花成为很稀罕的风景

这样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的地方,却是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地。南美洲的古代印第安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克丘亚语,这些人群有特殊的名称“印加”(Inca),意思是“太阳的子孙”,他们以太阳崇拜为主要宗教。也有一种说法是“印加”原来是印第安人部落首领的称呼,被最先到达的西班牙殖民者错误地用来称呼这个部族,以讹传讹,流传至今。印加人曾经建立了以秘鲁库斯科城为中心的强大的“印加帝国”,以盛产黄金、战斗骁勇著称,辉煌时代曾经不断向外扩张,使周围的部族闻风丧胆。

印加土著居民

印加人的陶塑艺术品

芦苇船连接着的的的喀喀湖上的浮岛

我在“印加帝国”的圣湖——的的喀喀湖两边的国家——玻利维亚和秘鲁,拜访印加人的村庄。

到秘鲁的旅行当然不能错过马丘比丘(Machu Picchu),这是印加帝国建于约公元1500年的遗迹。由于地处深山,附近没有人烟,马丘比丘作为一个被人遗忘的古代首都没有受到任何战争的破坏而保存完好,直到1911年被重新发现。1913年4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本专刊对它加以介绍,智利诗人聂鲁达(P.Neruda)为它写下诗歌“马丘比丘之巅”,使它蜚声全世界,从此稳居各种“一生不可错过的地方”名单之首。

聂鲁达的诗很长,有经典的白描,更有激情的宣泄。

......

于是,我在茂密纠结的灌木林莽中,

攀登大地的梯级,

向你,马丘比丘,走去。

你是层层石块垒成的高城,

最后,为大地所没有掩藏于

沉睡祭服之下的东西所居住。

在你这里,仿佛两条平行的线,

闪电的摇篮和人类的摇篮,

在多刺的风中绞缠一起。

石块的母亲,兀鹰的泡沫。

人类曙光的崇高堤防。

遗忘于第一批砂土里的大铲。

这就是住所,这就是地点;

在这里,饱满的玉米粒,

升起又落下,仿佛红色的雹子。

在这里,骆马的金黄色纤维

给爱人,给坟墓,给母亲,给国王,(www.daowen.com)

给祈祷,给武士,织成了衣服。

在这里,人的脚和鹰的脚

在一起歇息于险恶的高山洞穴,

以雷鸣的步子在黎明踩着稀薄的雾霭,

触摸着土地和石块,

直到在黑暗中或者死亡中把它们认识。

藏在深山中的印加王国城市马丘比丘

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我乘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之”字形爬行的火车到达山峰之巅,俯瞰马丘比丘时,产生了一种沧桑何等永恒、人生何其渺小的感悟,从此不再纠结于繁琐小事。

我从马丘比丘下来,到达库斯科,参加一个20多人组成的英语旅行团做印加峡谷旅游。

距库斯科88千米的拉塔伊坦博(Lataitambo)是参观的重点,这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印加要塞。一块块形状不一、紧密排列的巨石,重量超过40吨,相互契合,刀刃不可插入石缝。

腊奇(Raqchi)为印加时代的一个城市,正面入口处残留一堵石基的土坯墙,12米高,几十米宽。从土坯墙进去,可看出这是一个住人的城镇,有很整齐的巷道。还有神庙,有20个圆柱状基石群,圆柱直径约1.5米,周围有大批圆形住宅。

印第安人市场是我最感兴趣的,当地人皮肤深褐,个子不高,穿着色彩鲜艳的厚实服装农产品市场上,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玉米,颗粒饱满,不同颜色的玉米颗粒镶嵌在一根玉米上。我们知道,这里是玉米的发源所在地。今天,玉米是人类的主粮之一。中国的玉米是400多年前从美洲引进的,那时应当是明朝。所以古代的文学作品里没有出现玉米。

巨石垒成的印加要塞

印加地区是全世界玉米的发源地

秘鲁的特色动物羊驼

库斯科到普诺的路上,一直可见维罗妮卡雪山和萨尔坎泰雪山。路上处处可见羊驼(Vicugna pacos),外形像想学长颈鹿把脖子伸长的绵羊,皮毛也像绵羊。但个子大得多,羊驼性情温驯、伶俐而通人性。用羊驼毛织成的披肩是价格不菲的旅游纪念品。

在钦切罗斯,有一个很有名的圣汤姆斯教堂。这是一个混合着当地宗教和天主教的教堂。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征服了秘鲁,强迫当地人改信天主教。当地人只有顺从接受新的宗教,但他们把自己的神明和信仰渗入天主教中保留下来,教堂内有古老的壁画,木头圣坛,但不同点是耶稣在左侧,圣保罗在右侧,正面上方是印加太阳。这种情况以前我在危地马拉也看到过。

与印加文化融合的天主教堂

达尔文和拉马克

大家熟知达尔文建立了进化论,但很少有人清楚,最先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是法国科学家拉马克。

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1744—1829) 1744年8月1日出生于法国毕伽底的一个小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的拉马克先后学习过宗教、天文金融音乐、医学,还参过军,但都没有保持长久的兴趣。直到24岁,拉马克与56岁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植物园里偶然相遇,成了忘年交,卢梭把拉马克带到自己的研究室去工作。拉马克从此专心研究植物学,1778年,34岁的拉马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法国植物志》,从此在植物学界崭露头角。1782年,他获得巴黎皇家植物园植物学家的职位。1794年,拉马克开始研究动物学,1800年出版《无脊椎动物的自然历史》。

拉马克影响最大的著作是1809年写的《动物学哲学》。拉马克把脊椎动物分做4个纲:鱼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类,他把这个阶梯看作是动物从简单的单细胞过渡到人类的进化次序。拉马克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思想,鲜明大胆地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学说。可以说,是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生物进化理论。他认为: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进化来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是极长的;复杂的生物是由简单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具有向上发展的本能趋向;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物种一定要发生变异;家养可以使物种发生巨大变化,与野生祖先大不相同;等等。

拉马克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是指经常使用的器官会发达,不用的会退化,例如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树叶的结果,这就是“用进废退”。而“获得性遗传”是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长颈鹿后代的脖子也长。

拉马克生前完全没有得到过学术上的荣誉,一生都在贫穷与冷落中度过,甚至贫病交加去世后,连墓地也买不起,以致后人无法找到他的墓。直到1909年,人们纪念拉马克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 100周年时,才在巴黎植物园为他竖立了一块纪念碑

达尔文出生的1809年,拉马克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已经出版。但达尔文在很多年中都很轻视拉马克的学说,甚至认为自己的祖父伊拉斯马司·达尔文早就提出过拉马克的观点,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拉马克是第一个试图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生物进化机理的伟大进化论者。但多年的研究认为,拉马克对进化原因的解释过于简单化。“生物天生地具有向上发展的倾向”缺乏物质基础;“环境改变必然引起生物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异”也缺乏事实根据;“器官用进废退”在当代是可能的,但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如不影响到遗传物质,是根本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反对拉马克的最主要的科学家是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其经典实验就是20世纪初他做的著名的鼠尾巴切割实验,他将雌、雄鼠的尾巴都切断后,再让其互相交配产生子代,生出来的小鼠依旧都有尾巴。再将这些有尾巴的子代互相交配产生下一代,下一代老鼠也仍有尾巴。他一直这样重复进行,直到第22代,其后代仍然有尾巴,就此推翻了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

现代分子遗传学已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功能无论再常用或不常用,也不会被编码到染色体中。由于基因在拉马克的学说中不作为参考因素,较不符合现代遗传学,因此在目前的科学界中,拉马克学说普遍不被接受。

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第1版时毫无顾忌地阐述了自己关于遗传变异的观点而遭遇众多质疑。达尔文在不了解同时代的孟德尔所阐明的遗传变异规律(见第18章),不了解遗传变异规律中至关重要的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的区别情况下,为保卫自己的学说而在以后的第3—6版《物种起源》中不断采用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来进行解释,将拉马克不正确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念加入到自己的学说中,使其与拉马克渐行渐近,这是达尔文的不幸。

20世纪以来,遗传物质的基础DNA 的发现解释了个体变异的基因本质,也使人们认识到生殖和物理化学因素对遗传变异的影响。遗传学“中心法则”的提出彻底否定了获得性遗传,基因突变被认为是新物种创造的唯一途径,现代分子遗传学已非常清楚,生物的性状功能无论再常用或不常用,也不会被编码到染色体中,从而根本上否定了拉马克学说。也就是说,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特征的过程。因此,遗传维持物种在世代间的稳定,而变异则改变这种稳定。遗传与变异是生命对立统一的本质特征。离开遗传就不会有任何物种的存在, 而缺少变异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分化,地球上就不会进化出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

由于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的蓬勃发展,学者们重新掀起了系统研究达尔文学说的热潮,剔除了达尔文学说中诸如器官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等不正确的成分,发展了现代进化论的综合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