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审美教育:仁爱之美

儒家审美教育:仁爱之美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言以蔽之,儒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仁爱、情谊。仁爱就是最高的审美感情。所居的邻里环境,因为仁,所以美;扩而充之,一切都是因为仁,所以美。这就是儒家审美教育之精髓所在。3.美学教育说到教育,自然也就涉及知识问题。上述“美感教育”是让学生体验审美情感,而这里“美学教育”则是让学生掌握美学知识。我们需有关于美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鉴赏美。

儒家审美教育:仁爱之美

1.情感教育

人们都知道儒家重视教育,却未必知道儒家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般来说,儒家教育的伦理内容、政治内容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儒家伦理政治教育的根据是什么,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而事实上,这也不难看出。

且以儒家教育的基本内容“仁、义、礼、智、信”,即所谓“五常”来看,它们无不浸透着情感教育的底蕴:“仁”是自不待言的了,其他“义”“礼”“智”“信”,其教育之所以可能,也都是基于“情”的——即基于作为人性的根基、心灵的底层的“情”。这种五常之教,谓之“五教”:“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内平外成。”[143]义、礼、智、信,归根到底都发乎仁之情。所谓“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144],其实都是“有情”。这是儒家教育哲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教育和学习是“修”,而“修”之所以可能,是基于“性”的。此即所谓“修道为天”“性修不二”(熊十力语)。但“性”的本真的根底也就是“情”。

但我们需注意,这里作为本真根底的“性情”是不同于所谓“七情六欲”之情的。情欲之情是“已发”,是“多”;性情之情是“未发”,是“一”。后世所谓“性善情恶”之说,所说的乃是情欲而非性情。这是一个十分要紧的分别,不可轻轻放过。性情之未发,乃本然之性,其实就是“仁”,也就是“良知良能”,乃是纯善的或无所谓善恶的;而其已发,必经习染,便成了喜、怒、哀、惧、爱、恶之类,故有善恶之别。

这种性情也就是“仁”,这是儒家教育的根本。而“仁”就是一种情感,而且是最根本的情感。具体说来,“仁”就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45]仁者爱人,仁是一种“爱情”。所以,儒家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仁爱教育:“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其中心内容是:“亲亲,仁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46]

仁爱之情的外化,便是作为儒家教育的基本内容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伦理和谐关系之维系,全在于情:君臣之间的忠实,父子之间的慈孝,兄弟之间的敬爱,夫妇之间的和顺,朋友之间的诚信,说到底,都是情。一言以蔽之,儒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仁爱、情谊。这与道家正好相反。庄子主张“有人之形,无人之情”[147],而孔子则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48]人而无情,何以异于禽兽?所以,儒家教育就是教人“成人”,亦即教人“有情”。

性情之仁又发为“德”,便有所谓“五德”。子贡评论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149]温、良、恭、俭、让显然都是情,而且都是性情之仁的自然流露。又有所谓“四德”之说:“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150]孝、悌、忠、信其实也都是情。其中尤其是“孝”,被视为“仁之本”[151],它实质上就是父子、母子之间的自然亲情

总之,在儒家看来,“人”的教育就是“仁”的教育,也就是“情”的教育。

2.美感教育

儒家重视教育,其中包括美感教育。儒家美感教育的宗旨,就是培育审美感情。何为审美感情?仁爱就是最高的审美感情。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培养仁爱之情就是培养审美感情。如果说,仁发乎知就是求真、发乎意就是求善,那么,仁发乎情就是求美。情的根本就是仁,情的极致就是美。(www.daowen.com)

仁和美是天然相关的,孔子说过:“里,仁为美。”[152]一般人没有意识到此话的美学意义。所居的邻里环境,因为仁,所以美;扩而充之,一切都是因为仁,所以美。而仁是一种情,所以,因仁而美,其实就是因情而美。当然,这里所谓“情”,乃是指的天生性情、真情。“情”本身就有“真”的含义,所以才有“情伪”这个说法。《易·系辞传》:“设卦以尽情伪。”“情伪”就是“真伪”。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关于“什么是美”的激烈讨论,结果不了了之。其实在儒家看起来,美是真情,真情即美。真情流露自身,就是人格的美;真情投向外物,就是事物的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

但是我们知道,这种“真情”乃是人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良知良能。如此说来,人生来自然就是美的了?其实不然。天生具有的仁爱真情,还只是一种潜能,它需要发现、发展。所以孟子说:“充实之谓美。”[153]这里所谓“充实”,也就是孟子讲的“扩充”:仁爱只是“善端”,亦即一种萌芽状态,需要“扩而充之”,使之发扬光大。这就正如一片水面,水平如镜,就是未发的仁爱;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圈圈波纹扩展开去,就是已发的仁爱。所以孔子说“泛爱众”[154],一个“泛”字,形容的就是这种如水波般的推扩的过程。推扩于人,便是“仁民”;推扩及物,便是“爱物”。所以孟子就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155]将仁爱推行于人,则己美、人亦美矣;将仁爱推行于物,则己美、物亦美矣。

这就是儒家审美教育之精髓所在。

3.美学教育

说到教育,自然也就涉及知识问题。上述“美感教育”是让学生体验审美情感,而这里“美学教育”则是让学生掌握美学知识。虽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56]但是无论如何,“知之”乃是基础,没有“知之”就谈不上“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我们需有关于美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鉴赏美。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专门的所谓“美学”;关于美的知识,散布于儒家各个方面的学说中。对于儒家来说,美学知识首先就是“乐理”知识。这里所谓“乐理”,我们是指的儒家学说中关于“乐”的道理。

孔子是很重视“乐理”的,他自己讲:“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157]这里,既然“乐”被他“正”了,那么他必定是根据一定的“乐理”的。例如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何?”[158]这就是一条很重要的“乐理”:“乐”是“仁”之所发。《庄子·天运》记载:“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可见孔子确实是很重视研究“乐理”的,而且当时还有一部《乐经》。可惜《乐经》这本书今天看不到了。有人认为这是被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掉了,也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本书。但是无论如何,“乐理”,即关于乐的道理还是存在的。这些道理后来还是被写成书了,例如我们今天看到的《礼记·乐记》《荀子·乐论》之类的“乐理”专著。

在儒家的“乐理”中,“诗学”知识是最重要的。诗与乐有密切关系,我们曾经说过:诗是歌之词,乐是歌之曲。儒家重诗,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159]这里所谓“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诗经》。孔子认为“不学诗”不仅“无以言”,而且将会寸步难行:“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160]对墙而立,既无所见,亦不可行。孔子不仅“学诗”,而且“作诗”;不仅“作诗”,而且“论诗”。论诗,也就是讲诗歌理论。例如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161]这就是孔子对《诗经》的一句总评,当然属于诗歌理论。

这些关于乐、诗的评论、知识,都是儒家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