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五四以来,甚至更早些时候,儒学就不断遭到批判、攻击;到所谓“文化大革命”,这种攻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猛烈程度。然而,儒学虽然失去了过去的崇高地位,毕竟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就在西方人惊呼他们的“上帝死了”之时,中国人的孔子仍然活着;不仅活着,而且他正在昂然走向世界。说真的,我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直到今天仍然对儒学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同胞。为什么不能对儒学全盘否定?因为:
儒学乃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一个民族犹如一个人,他的精神中最核心、最根本、最具有生命意义的就是自我意识;丧失了这种意识,也就丧失了自我,那就虽生犹死、虽存犹亡了。这种自我意识在民族文化上的体现,就是“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亡国不可怕,还可以复国;真正可怕的就是丧失了民族文化主体意识,那就真是万劫不复了!儒学作为民族意识的文化表现,正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
儒学又是“大中华文化圈”得以维系的唯一精神纽结。试问我们这个民族众多、散布广袤的大家庭里,有哪一种思想文化传统,足以获得普遍认同,从而避免分崩离析?你别无选择,只能是儒学。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精神文化命脉,唯在儒学。只有儒学才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精神血缘。舍此,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www.daowen.com)
儒学还是人类世界精神文明的重要一极。自从“轴心时代”以来,世界分别形成几大文化传统,后来其他几个文化传统陆续衰亡,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虽屡经危难而仍然绵延不绝。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确实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而西方文化却一枝独秀;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明白看出,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方文化的“一言堂”正在被冲击,东方文化正在复兴,中华文化正在崛起。虽不能说21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但在未来世界的文化论坛上,必定会有中华文化发出的强有力的声音;而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导传统,无疑是未来中华文化最主要的发言人。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儒学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正相反,儒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必须进行现代化转换。其实,许多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还将继续下去。但那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是:对儒学应持一种怎样的基本态度?我想说,儒学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文化精神上的父亲。无论他是怎样的疾病缠身、老态龙钟,你都不应该遗弃他,而应当去理解他、帮助他、救治他,让他返老还童,“长生久视”,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