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为何编著《春秋》研究成果

孔子为何编著《春秋》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以道义”表明孔子编著《春秋》的目的并不在于记事,而在于以事“道义”。其途径为“正名”。[7]吕不韦:《吕氏春秋》,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14]《左传》:《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1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24]《周礼·春官宗伯·太卜》。[41]孔广森:《春秋公羊通义》,《清经解》本,上海书店1988年版。

孔子为何编著《春秋》研究成果

“《春秋》以道义”表明孔子编著《春秋》的目的并不在于记事,而在于以事“道义”。这个“义”,也就是“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义者,宜也:所谓“义”,即是指正当的、亦即合“礼”的君臣尊卑名分。如何“道义”?其途径为“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86]“正名”的标准,当然是礼。为什么要“道义”?“道义”的目的,从正面讲,是启发后人,使“后有王者,举而开之”[87];从反面讲,是警戒后人,使“《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88]

以上讨论表明,孔子通过整理编辑“六经”,不仅在编辑实践上取得了整理传播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丰硕成果,而且在编辑理论上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编辑思想体系,作为“中国编辑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

【注释】

[1]《庄子》:王先谦《庄子集解》本,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影印本。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王充:《论衡》,《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4]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册,第170页。

[5]《论语·述而》。《论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7]吕不韦:《吕氏春秋》,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9]《论语·为政》。

[10]《论语·子路》。

[11]《论语·卫灵公》。

[12]《论语·阳货》。

[13]《礼记·经解》。《礼记》:《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左传》:《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15]《论语·子罕》。

[16]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

[1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8]班固:《汉书·艺文志》。

[19]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0]王充:《论衡·须颂》。

[2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2]《论语·述而》。

[23]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第171页。

[24]《周礼·春官宗伯·太卜》。《周礼》:《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5]《论语·颜渊》。

[26]《论语·八佾》。

[27]《论语·为政》。

[28]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9]邵懿辰:《礼经通论·论孔子定礼乐》,《皇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

[30]《论语·子罕》。

[31]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32]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

[3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34]《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十三经注疏·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35]《论语·述而》。

[3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7]《论语·子路》。

[38]《论语·子罕》。

[39]班固:《汉书·艺文志》。

[40]《公羊传》:《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41]孔广森:《春秋公羊通义》,《清经解》本,上海书店1988年版。

[42]朱熹:《论语集注》。

[43]《论语·为政》。(www.daowen.com)

[44]《论语·子罕》。

[45]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46]《论语·雍也》。

[47]《礼记·经解》。

[48]《论语·八佾》。

[49]《论语·八佾》。

[50]《礼记·中庸》。

[51]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第172页。

[52]《论语·述而》。

[53]《论语·雍也》。

[54]《论语·先进》。

[55]《论语·为政》。

[56]《论语·八佾》。

[5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58]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59]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60]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6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62]《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63]司马迁:《报任安书》。

[64]司马迁:《报任安书》。

[65]司马迁:《报任安书》。

[66]《尚书·尧典》。《尚书》:《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67]《诗经》:《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8]《论语·季氏》。

[69]《论语·子路》。

[70]《论语·阳货》。

[71]朱熹:《论语集注》。

[72]《论语·泰伯》。

[73]朱熹:《论语集注》。

[74]《礼记·学记》。

[75]朱熹:《论语集注》。

[76]朱熹:《论语集注》。

[77]《论语·宪问》。

[78]《周易·系辞上传》。

[79]《荀子·天论》。《荀子》:王先谦《荀子集解》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80]《论语·泰伯》。

[81]《论语·季氏》。

[82]《国语·郑语》。《国语》:韦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83]《荀子·乐论》。

[84]《礼记·乐记》。

[85]《论语·泰伯》。

[86]《论语·子路》。

[8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88]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