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诗》者以之表情达意,而诵《诗》者也以之表情达意。所以,孔子对学生说:“不学《诗》,无以言。”[68]当然,学了《诗》也不一定就能言,所以孔子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69]关于《诗》的功能,孔子还有另一段名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认为,人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72]。
所谓“《诗》以达意”,也就是“诗言志”[66]、“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67]的意思。作《诗》者以之表情达意,而诵《诗》者也以之表情达意。当时《诗》的“达意”或“言志”的功能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至于在任何庄重场合下都须借赋《诗》以陈言,假如不懂《诗》,简直就没法说话了。所以,孔子对学生说:“不学《诗》,无以言。”[68]当然,学了《诗》也不一定就能言,所以孔子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69]
关于《诗》的功能,孔子还有另一段名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70](www.daowen.com)
所谓“兴”,即“感发志意”[71]。孔子认为,人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72]。所谓“观”,即“考见得失”[73]。据《论语·阳货》载:“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可见在孔子看来,《诗》有助于观察认识事物。所谓“群”,即“敬业乐群”[74]而能“和而不流”[75]。所谓“怨”,即“怨而不怒”[76],“不怨天,不尤人”[77]。由于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就可以用《诗》来“事父”(伦理功能)、“事君”(政治功能)。至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至少是可以增长知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独立苍茫自咏诗:黄玉顺早期文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