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编著《春秋》的方法与成果

孔子编著《春秋》的方法与成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编著《春秋》,实际上是一种改编,即司马迁所说的“因史记作《春秋》”[57],具体来说就是:“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关于孔子所编《春秋》,后世还有所谓“三科九旨”之说。

孔子编著《春秋》的方法与成果

孔子编著《春秋》,实际上是一种改编,即司马迁所说的“因史记作《春秋》”[57],具体来说就是:“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58]

这种改编,司马迁概括为“笔削”二字:“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59]“笔”谓著录,“削”谓删除。“笔削”的根本原则,就是“据鲁,亲周,故殷”[60]。“据鲁”是就材料而言,是说孔子编著《春秋》的主要底本乃是鲁国史官所修的历史,即上文司马迁所说的“因史记”、“论史记旧闻”;“亲周”“故殷”是就思想倾向而言,是说孔子在笔削褒贬上乃是以殷代、特别是周代的礼制为是非准则的。孔子在这个原则上加以“笔削”:该记的记,该删的删。

就“削”来看,《春秋》确实是言简意赅,“约其文辞而指博”[61]。这是由于孔子的旨趣不在历史的事实本身(后来《左传》又重新详注以史事),而在这些事件中所蕴含的政治伦理意义(后来《公羊传》《榖梁传》就专从义理上发挥)。

就“笔”来看,《春秋》也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有着前引司马迁所说的“义法”。这种“义法”就是后世所说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的内涵便是班固所说的“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说:“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此即“义法”之“义”。表现“微言大义”的具体方法,即杜预后来所总结的“一字褒贬”之法(《春秋公羊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此即“义法”之“法”。早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已举过这种“一字褒贬”法的例子:(www.daowen.com)

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贱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子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

关于孔子所编《春秋》,后世还有所谓“三科九旨”之说。《公羊传》徐彦疏引何休《文谥例》:“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这个说法虽然只是汉儒自己分析《春秋》的心得,但也确实与孔子思想有一定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