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字构造反映中国远古先民婚姻观」

「汉字构造反映中国远古先民婚姻观」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远古先民们的婚姻观也反映在汉字的构造上面。古人有时按这个字的构造把它解释为“取女”[19],有时干脆就用“取”字代替“娶”字[20]。这可能是远古抢婚习俗的残迹,现在看来无疑是一种很野蛮的婚姻观念。一个“结”字,充分表现了婚姻的缔约性质。再有,从“娈”字以“女”为偏旁来看,它只表明男子对女子之美貌的爱慕。换句话说,这里似乎是没有女子对男子的选择的。由此可见,现代人的婚姻往往也离不开现代化的“媒妁之言”。

「汉字构造反映中国远古先民婚姻观」

作者按:本文是我1991年为四川省妇联主办的女性杂志《分忧》所写的通俗文章,原无注释。此次整理,加上了注脚,以注明出处,并校订了若干讹误。

中国远古先民们的婚姻观也反映在汉字的构造上面。

“婚姻”这两个字当初并不是用来指结婚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指的互相联姻的两个家族的家长,即今天所说的“亲家”。[2]“婚”指女方家长[3],“姻”指男方家长[4]。由此可见,婚姻的当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只是依从其“父母之命”而已。[5]奇怪的是,“婚”“姻”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女”,似乎一个女子的归宿问题便是婚姻的关键:女方家是嫁女,叫作“姻”[6];男方家是娶女,叫作“婚”[7]。由此不难了解,古代妇女的命运是由他人摆布的。更可怪者,在古人心目中,男方娶妇之所以叫“婚”,是因为按照古代礼制,迎娶新妇的时辰是安排在黄昏时分的,“婚礼”就是“昏礼”。[8]难怪古人有时干脆把“婚姻”写作“昏姻”。迎新之所以安排在黄昏时分进行,则是因为黄昏意味着夜晚即“阴”的来临,而“阴”正是女性的象征。[9]另一方面,女方嫁女之所以叫作“姻”,是因为所嫁的人家便是这个女子的人生之“因”——她的依靠和归宿。[10]

说到“归宿”,古代女子嫁到夫家去就叫“归”。[11]古书记载商朝纣王的父亲帝乙,说他把妹妹嫁给别人,叫作“帝乙归妹”[12]。古人描绘“大同世界”:“男有分,女有归。”[13]可惜这种有人可嫁的“理想”对于妇女来说本质上是屈辱的,因为“归”字的基本意义乃是归还、归属[14],因而被“归”者也就成为男子及其家族的一种所有物。这种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显得很怪诞:女子不仅不属于自己,甚至也不属于父母;对于这个女子的父母来说,似乎不是自己养了一个女儿,她一开始就是属于别人家的,人家把一个媳妇像物件一样地暂时寄放在你家,将来是要“归还”给人家的。[15]

当然,古人同时也把这种“归”叫作“嫁”。[16]但在古人看来,“嫁者,家也”○10。出嫁就是回家。○11从这里也可以体会出为什么“嫁”又叫“归”。“嫁”和“归”都有今天“回”的意思,就是回家。但这个家不是娘家,而是婆家。时至今日,还有一种落后的说法,把嫁女儿说成“给她找个婆家”,好像这之前她还没有家,是一个“无家可归者”。

与女方的“嫁”相反,男方叫作“娶”。古人有时按这个字的构造把它解释为“取女”[19],有时干脆就用“取”字代替“娶”字[20]。但是这个“取”字本来的意思却是捕获。“取”字由“又”(表示手)和“耳”构成,反映的是远古战争中的一种习俗:把战斗中杀死和俘获的敌人的耳朵割下来,拿回去证明自己的战功。[21]令人诧异的是,这样一个血淋淋的字眼竟成了“娶”字的字源。这可能是远古抢婚习俗的残迹,现在看来无疑是一种很野蛮的婚姻观念。

不论“娶”还是“嫁”,今天都统称为“结婚”。一个“结”字,充分表现了婚姻的缔约性质。古人认为:“结,缔也。”[22]按这个意义,“结婚”就是一种“缔结”。但“结”和“缔”这两个字还是有所区别:“结”只是打个结,不一定不可解;“缔”则是一个死结,解不开的。所以,当代的“男女‘结合’”这个说法是对的。

男女结合在古人心目中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一点体现在“好”字上面。“好”即“女”“子”相配。[23]“子”是古代男子的美称,例如孔子孟子。古代男子除有姓、名,还有字、号。在字里,他们很喜欢这个“子”字。例如孔夫子有几个高足弟子,都是以“子”为字:子贡、子张、子夏、子游、子路、子舆。相传古代有一个美男子,就叫“子都”。[24]所以“子”指男子。男女结合为“好”。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经常通婚,所以后世称男女结合为“秦晋之好”,又叫“百年之好”。难怪今天的人称相爱的人为“相好”,说跟某人相爱是“跟某人好”。人们还把婚恋之事叫作“好事”,又有“好事成双”的说法。

“跟某人好”今天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确切直率的说法就是“恋爱”。不过,“恋爱”这两个字最初的含义却跟今天的意思大相径庭。最初没有“恋”字,只有“娈”字;确切些讲,“恋”和“娈”本是一个字。[25]“娈”字的本来意义是美貌,引申意义是爱慕;总起来看,“娈”字表示爱慕美貌。[26]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把恋爱仅仅归结为对容貌的欣赏,这说明咱们祖先的恋爱观是远远低于现代人的水平的,因为人类越文明进步,恋爱中所蕴含的精神追求因素也就越丰富。这是一层。再有,从“娈”字以“女”为偏旁来看,它只表明男子对女子之美貌的爱慕。换句话说,这里似乎是没有女子对男子的选择的。确实,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一个女子唯一的身价是她的容颜,所以才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陈词滥调,才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27]的悲剧。

如果说“娈”字多少还有今天恋爱的意思,那么“爱”字的原始意义就跟今天恋爱的意思毫不相干了。“爱”字的本义是指走路的样子[28],后来才被借用来表示爱的感情[29]。可这一借就再也没有还了,以致我们今天的人差不多忘了它的本义。不过,如今也不必去搞物归原主。

恋爱应该是婚姻的基础,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信念;古人的婚姻观却不是这样的,他们的信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这两个字都有“女”旁,这并不意味着媒人一定得由女人充当。唐代以来民间传说的那位“月下老人”,便是一个老头。“媒妁”有“女”字旁,那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做媒就是撮合两姓[30],而“女”指的就是“姓”,“姓”字以“女”字为偏旁,因为远古姓氏往往都以“女”作偏旁。[31]古人又用“谋”字来解释“媒”字,认为做媒就是对两姓双方联姻的事情加以“谋划”[32];又用“酌”字来解释“妁”字,认为做媒应该对双方的情况加以“斟酌”[33]。总之,男女的结合是以“媒妁”作为中介的。所以,后来又有“媒介”这个字眼。当然,“媒介”这个词儿不是指做媒。可是当你要打一个征婚广告的时候,报纸、电视之类大众传播媒介不正是你的“媒妁”吗?由此可见,现代人的婚姻往往也离不开现代化的“媒妁之言”。

【注释】

[1]原载《分忧》1991年第12期。

[2]《尔雅·释亲》:“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3]《尔雅·释亲》:“妇之父为婚。”《说文解字》:“婚:妇家也。”

[4]《说文解字》:“姻:婿家也。”

[5]更确切地说,是指男女双方之父。《荀子·富国》“婚姻娉内送逆无礼”杨倞注:“言‘婚姻’者,明皆以二人(妇之父、婿之父)之命也。”

[6]《周礼·春官·大宗伯》“亲异姓之国”贾公彦疏:“男曰婚,女曰姻。”

[7]《释名·释亲属》:“婿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

[8]《说文解字》:“礼,娶妇以昏时。”

[9]《说文解字》:“妇人,阴也,故曰‘婚’。”

[10]《说文解字》:“姻:……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释名·释亲属》:“姻,因也,女往因媒也。”《白虎通义·嫁娶》:“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www.daowen.com)

[11]《说文解字》:“归:女嫁也。”

[12]《周易·归妹》。

[13]《礼记·礼运》。

[14]《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朱熹集注:“归,还也。”

[15]《周易·渐卦》“女归吉”孔颖达疏:“女人生有外成之义,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16]《说文解字》:“嫁:女适人也。”段玉裁注:“《丧服经》谓:嫁于大夫曰‘嫁’,适士、庶人曰‘适’。此析言之也。浑言之,皆可曰适,皆可曰嫁。”

[19]《说文解字》:“娶:取妇也。从女、从取。”

[20]《白虎通义·嫁娶》:“娶者,取也。”洪亮吉《左传诂·隐公元年》解释“郑武公娶于申”说:“娶者,取也。”

[21]《说文解字》:“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22]《说文解字》。

[23]《字诂》:“好,从女、从子,盖和合二姓以成配偶,所谓‘好’也。”但《说文解字》的解释有所不同:“好:美也。从女、从子。”似乎“好”是说“女子”。所以段玉裁注:“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即其本义为女子,引申为美貌、美好。又有甲骨学家认为,“好”最初指女性能够生育孩子。

[24]《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朱熹《诗集传》解释说:“子都,男子之美者也。”《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2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娈、恋为古今字。”

[26]《诗经·小雅·车辖》“思娈季女逝兮”毛传:“娈,美貌。”《说文解字》:“娈:慕也。”

[27]元稹:《行宫》。

[28]《说文解字·夊部》:“爱:行貌。”

[29]《说文解字·心部》:“㤅:惠也。从心,旡声。”许慎的意思,“爱”作为爱慕的意思是一个假借字,“爱”的本字是“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㤅,经传皆以‘爱’为之。”“爱,假借为㤅。”

[30]《说文解字》:“媒:谋也,谋合二姓。”

[31]《左传·昭公四年》“问其姓”陆德明释文:“女生曰姓。”

[32]《周礼·地官·序官》“媒氏”郑玄注:“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

[33]《说文解字》:“妁:酌也,斟酌二姓也。”桂馥《说文义证》:“媒氏酌二姓之可否,故谓之‘媒妁’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