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的旋律,一向不为人所注意。关于平仄四声的安排,王力曾经提出很有意义的设想。他说:
以现代汉语而论,我们能不能仍然把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即以平声和非平声对立起来呢?能不能另分两类,例如阳平和上声作一类,阴平和去声作一类呢?能不能四声各自独立成类,互相作和谐的配合呢?这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工作,然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102]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阴、阳、去三声还好掌握些,因为在实际读音中它们不会受前后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上声就不同了,一般只读出它的一半的声调——有时读前半调,如“美丽”的“美”;有时读后半调,如“美好”的“美”。读前半调声音下抑,读后半调声音上扬。但是我们仔细考察一下,还是可以将它归于一端。比如:
第一组 第二组
美姬(前半调) 优美(前半调)
美人(前半调) 柔美(前半调)
美好(后半调) 比美(前半调)(www.daowen.com)
美丽(前半调) 秀美(前半调)
可见只有一种情况——后面也跟一个上声的时候,才读它的后半调。况且,第一组的情况并不很重要,因为它们永远不会处在顿的重要位置上;而第二组的上声全部读前半调。因此,上声应该算作低抑的声调,难怪古人把它算作仄声。所以,不能把阳平和上声算一类、阴平和去声算一类。如果要分平仄,那么阴、阳二平算平声,属扬;上、去二声算仄声,属抑。
王力讲的首尾两种情况很值得试验。我觉得这两种办法可以综合使用:可以平仄相间,就只平仄相间;无法平仄相间,那就四声相间。比如一句两个音组,一平一仄,那当然好;如果为了不致损害内容,两个音组全部都必须用平声,或者全部仄声,那也可以阴平、阳平相间,或者上声、去声相间。总之不能平板地全用一个声调。
至于平仄四声具体的安排有哪些规律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全面地研究、归纳、总结。我以为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可借鉴、继承的东西。比如律诗的对仗、粘联,虽然太严,但其规律可以继承。尤其句尾的音组,如果平仄相对、相粘,无疑声韵优美。
旋律问题就谈这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