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旋律与节奏的关系规律与五线谱解析

旋律与节奏的关系规律与五线谱解析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理解旋律中声调变化的规律,必须联系节奏来看。如果按传统的说法,旋律和节奏的关系,也就是“抑扬”和“顿挫”的关系。用五线谱可以形象地看出旋律起伏的波动情况。上例表明,在节奏与旋律的关系上,诗歌与音乐是何等一致。比如上例的杜诗,平仄的转换就与顿歇完全一致。所以,旋律的起伏往往与节奏的行进很一致:一顿抑,二顿扬,三顿抑,四顿扬。但节奏和旋律才是其最基本的因素,其他都是次要的手段,可看作是技巧的问题。

旋律与节奏的关系规律与五线谱解析

上面谈到,乐音的长短、强弱的变化形成节奏。但是只有长短、强弱的变化,还不能够形成乐曲,还必须有高低的变化。没有任何音乐作品的音高永远不变;相反,正是通过音的高低变化,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利用乐音的高低变化,于是在节奏基础上形成旋律。旋律又叫“曲调”,它往往体现出调式特征。节奏体现着音的长度、强度的变化规律;旋律体现着音的高低的变化规律。二者构成音乐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旋律就是乐音的高低起伏的有组织、有规律的行进。诗歌语言的旋律也是这样,就是语音的高低起伏的合乎规律的行进,而具体表现为不同声调的合乎规律的交替出现。以普通话的语音作为标准,旋律就是阴、阳、上、去四声的合乎规律的交替形成的波流。例如:[60]

||——| |—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廉(帘),

||——||—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61]

此例说明,利用四声调值的高低差别及其变化,怎样形成升降起伏的旋律。

要理解旋律中声调变化的规律,必须联系节奏来看。这就需要明确旋律与节奏的关系。下面我们就看看两者的关系如何。

由于旋律在节奏基础上形成,因此,节奏是骨干,旋律必须紧扣着节奏才能展开。旋律线围绕着节奏线上下起伏地波动,因此,旋律之于节奏,就好像平面坐标的正弦曲线之于X轴。这是从声音的高度上来看的。由于节奏与音高无关,所以节奏线就是一条直线;而由于旋律是音的高度变化的结果,所以旋律线就是一条曲线。这一点不论诗歌还是音乐都是一样。

如果按传统的说法,旋律和节奏的关系,也就是“抑扬”和“顿挫”的关系。抑扬就是旋律的起伏,顿挫就是节奏的轻重缓急。因此,“抑扬顿挫”这四个字,概括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的两个基本要素。(www.daowen.com)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旋律与节奏的关系。用五线谱可以形象地看出旋律起伏的波动情况。例如:

1.音乐

2.诗歌(杜甫登高》)

—— ||——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上例表明,在节奏与旋律的关系上,诗歌与音乐是何等一致。而诗歌语言的旋律的规律性,也就在于要与节奏一致。比如上例的杜诗,平仄的转换就与顿歇完全一致。这是因为:旋律不仅仅被动地紧扣着节奏,而且强化节奏;正因为它紧扣着节奏,所以反而使节奏更鲜明。所以,旋律的起伏往往与节奏的行进很一致:一顿抑,二顿扬,三顿抑,四顿扬。当然这也有灵活性,比如同一个音组中有平有仄;但是在“顿”的那一个音节上却很关键,因为它正处在顿歇的地方,特别敏感,弄不好反而使节奏模糊。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还有其他一些内容,如双声、叠韵、迭音、清浊,等等。但节奏和旋律才是其最基本的因素,其他都是次要的手段,可看作是技巧的问题。但诗歌,尤其中国的诗歌的音乐性,还有一个基本因素——押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