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每年向国际派出的“访问学者”数量逐年上升,其中既有依托国家项目,也有通过部委办局、地方政府或高校和科研单位等的项目,还有少量属于学者个人行为。但无论通过哪种渠道,中国学者走出国门,去世界各地(欧美为主)进行访学活动已经越来越“流行”和“繁荣”。那么这样的访学项目能否对中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如何利用人际传播推动学术传播的全球扩散都是值得讨论和探究的。
(一)中国访问学者出访数量:逐年递增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计划”一直以来是中国访问学者“走出去”的主要渠道,项目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留学工作方针,自1996年以来共选拔16余万人出国留学,按期回国率保持在98%以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推动中外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10月30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拔计划,将选拔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25 000人,比2014年增加17%,选派类别主要为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交流生等。[14]此外,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15年公派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其中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3 200人;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500人;高校合作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3 000人;地方和行业部门合作项目2 700人,其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及地方合作项目2 100人、与行业部门合作项目600人;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和政府互换项目(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计划)1 650人;国外合作项目1 650人;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300人。[15]这些数据显示,国家2015年将派出15 700名访问学者(除去学生留学项目),占总留学计划的62.8%,这说明国家对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学者的国际访学活动支持力度非常大,同时也为中国学术成果的全球推广建立了良好的传播平台。
(二)中国学者国际访学的目的:以“学”、“养”和“迫”为主
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传播功能有:①揭示,为了学术社群的利益,发表研究的新发现;②刺激,由构想之交换,激发思想;③回馈,学术著作被接受或批评;④酬报:得到酬报的基本方式就是出版,出版首要功能得到同行的认同及评审,其次为告知他人研究的成果。[16]根据这一逻辑起点,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学者国际访学的目的,以此来考察这一类访学项目是否对中国学术对外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本研究随机挑选了30位在美国访学的中国学者进行访谈,其所属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语言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农学、生物学和医学等10余种,兼具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别。然而,由于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对外传播,因此访谈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比例占总数的77%;此外,被访谈的中国学者均来自中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在城市和区域分布全国各地,因此来源地相对均衡,可以排除地区差异导致的结果偏差。访谈结果显示,除了某些个人原因,如家庭和原工作单位环境变化等,绝大部分中国学者来美国访学的目的以“学”、“养”和“迫”为主。
所谓“学”,指的是学习访学所在国和机构的相关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中国学者普遍认为美国在世界学术领域毫无疑问处于领先水平,来这里访学最主要的收获便是学习自己所在学科领域内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回国后的工作发展和职称晋升做准备。“作为大学老师,我们也需要充电,除了教书育人,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根据目前的大环境和个人情况,我觉得来美国访学还是比较理想的充电途径。”[17]“除了教书育人,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事科研工作,这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但有时也会遇到瓶颈期,所以我来美国学习一下全球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寻找自己今后的科研增长点。”[18]“现在美国回去的海归博士特别多,大部分是去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这对于我们这些‘土博士’其实压力挺大的,因为他们都是经过美国系统学术训练的,在科研方面至少是研究方法比我们国内学者要先进和规范很多,所以我这次来主要是学习相关学科领域比较前沿的研究方法的。”[19]虽然这只是众多中国访问学者的几个,但却是典型的缩影和代表,绝大部分中国学者,甚至其所在单位,都将出国访学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未来发展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一些资助项目也对访问学者提出了硬性规定和要求以示督促,例如访学期间必须听几门国际课程并在回国后在原单位开设此类全英文课程[20];科研方面,访问学者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撰写若干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且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等。(www.daowen.com)
所谓“养”,指的是中国学者自身的“休养生息”和对孩子的“国际培养”。除了学习目的之外,很多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都将访学看作自己一段绝好的“学术休假”,“国内目前高校竞争激烈,压力挺大的,有机会逃出来修养一年我觉得挺好的,看看书、写写文章,最重要还能享受一下美国的绝好自然环境,调整好了回国才能投入更激励的战斗”[21];“国内太累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强度的科研压力,这里挺好的,远离纷乱修养一年,还能出点成果,虽然经济上损失比较大,但还是挺值得的”[22]。除了自身“休养生息”,还有很多访问学者将访学当作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的绝佳机会,“其实我觉得来这里一年受益最大的是我儿子,在这里读了一年小学,语言进步姑且不谈,他学会了很多在中国不曾接触到的知识,以及从未锻炼过的能力,这对他各方面素质的培养都很有好处”[23];“说实话,这次出来访学主要是为了孩子,想让她有这么一段国际生活的美好经历,除了语言环境的营造外,更多是希望她能接受一些新理念,扩大国际视野,我觉得这对她将来发展会非常有帮助”[24]。
所谓“迫”,是指中国学者的国际访学行为是被迫实施的。除了“学习”和“培养孩子”这两个主要目的外,还有一些中国学者是为了满足原单位对职称晋升的要求,例如一些高校的政策是无论申请副高或正高职称的人员,必须有6个月或以上的国际访学经历。“说实话,我本身不是很想出来,一个是孩子太小走不开,另一个出国一年经济损失太大,国内收入停了不说,这里开销实在太大。但没办法,我们学校评职称就有这个硬性要求,非满足不可,哎,就当投资吧”[25];“我现在处于职称需要晋升的阶段,必须积累学术成果,但是很多研究在国内开展才有一手的研究材料,来这里只能做做文献部分,听听课什么的,但实在没办法,学校硬性规定,不得不来”[26]。
(三)发挥国际访问学者的中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作用:依靠“内外兼修”
本研究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数据统计发现,以“学”为目的或者被“迫”访学的中国学者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副教授或讲师,他们正处于事业和学术上升期;而以“养”为主要访学目的的中国学者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教授,在经历了前期“艰苦奋斗”之后需要给自己放假,并把培养孩子作为下一阶段主要任务。但无论是出于哪种访学目的,整个访谈过程中,几乎没有访问学者主动提及以“传播中国学术成果”为访学目的的,只有个别受访者在被问及“是否在访学期间从事过中国学术对外传播活动”时表示有过一些类似“给美国学生开讲座”、“跟美国教授们开研讨会”和“参加过两次美国的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27]因此,目前看来通过派出国际访问学者进行中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的现状和效果并不是很乐观,本研究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国际访问学者对中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的作用需要做到“内外兼修”。
国际访问学者作为学术成果推广的人际传播媒介,必须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这种身份,自觉履行展示和宣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光荣使命(这就是所谓的“内修”),这一过程中拥有副高或者正高职称的中国学者更应该成为传播中国学术成果的中坚力量。然而,从目前的状况看,拥有副高职称的中国学者过分强化了“学习目的”,大部分人从个体角度出发,为了积累成果和职称晋升主要从事向国际学者学习的学术活动;而拥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则更多采取“自由”态度,以学术休假和培养孩子为目进行一些自主科研工作。其实,这两类访问学者是进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的最佳人选,教授已经拥有大量丰富的学术成果,而副教授为了职称晋升正值科研作品高产期,大量的学术成果都可以作为展示中国学术能力和水平的资源库。因此,拥有较高职称的中国学者应该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国家使命,访学期间在完成自身学术研究和学习任务之余,抓住和创造一切机会向国际同行或访学所在高校的师生展示近几年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发展和新成果。
此外,必要的外在压力(也就是所谓的“外修”)也是保障中国学术成果通过国际访问学者成功“走出去”的有力手段,相关单位、机构和访学项目资助部门可以制定系列考核手段或评估机制,帮助中国访问学者在国外访学期间在“内外兼修”的推动下,积极发挥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成果的重要作用。例如开设专题讲座介绍自己的最新成果,这既是传播中国学术成果,也是自我提升的锻炼途径;多参与自身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很多高水平、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地在境外,多参加访学所在地的会议对资金不足的中国学者来说事半功倍,不仅能够推动中国学术成果的对外传播,同时也是对自己科研成果的有效检验;积极主动参加访学所在单位或部门的研讨会,虽然很多国外访学单位对中国访问学者(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在工作方面没有硬性规定和特殊要求,但参加国外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研讨会,并且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可以让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学术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国际同行对中国问题研究的兴趣从而促进国际学术合作,有关部门对这些活动进行硬性规定并列入考核计划中,将对中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