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向国际的进程中,学术语言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被国际核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其他知名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英文期刊占了绝大部分,这充分说明了英语作为中国期刊的学术语言对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对从中国国家中心数据库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查询所得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语学术期刊发展现状作整体观照。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语学术期刊的基本概况
本研究于2015年1月在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国家中心数据库中进行查询。[9]ISSN是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机构(组织)间各种媒体的连续性资源(包括报纸、期刊、动态指南、年鉴、年报等)信息控制、交换、检索而建立的一种标准的、简明的和唯一的识别代码。截止到2008年5月,ISSN网络已标识了全世界1 372 000种连续出版物(包括正在出版和已停止出版),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连续出版物书目数据库,ISSN也成为世界上权威的编码系统。1985年我国政府正式批准ISSN中国国家中心成立,中国国家中心设在国家图书馆内。ISSN中国国家中心负责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出版的连续出版物ISSN的分配、管理、使用和咨询,中国连续出版物书目数据送交ISSN国际中心数据库等项工作。截止到2007年年底,我国已有约13 600种连续出版物获得ISSN。本研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10]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年度报告(2012卷)》中统计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英文期刊名称的基础上,参照查询ISSN中“2010年9月前”和“2010.9—2014.12”两个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对所得英文期刊进行具体信息检索,最终获得44本[11]拥有相对完整的基本数据信息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名称,并对这些英文学术期刊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概况总述
本研究根据从ISSN中国国家中心数据库查询得到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名称,将它们细化为若干统计指标:所属学科、主办单位、出版地、出刊周期、创刊时间,具体数据详见表3-5:
表3-5: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概况和基本数据
续表3-5
续表3-5
续表3-5
2.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学科分布
从第一部分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的数据统计来看,这44本英文学术期刊的学科主要分布在:经济学(30%)、国际问题与研究(9%)、法学(9%)、民族问题研究(9%)、人口学(7%)、历史学(5%)、文学(5%)、统计学(2%)、新闻学与传播学(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体育学(2%)、政治学(2%)、军事学(2%)、哲学(2%)、教育学(2%)、社会学(2%)、语言学(2%)和综合类(5%),具体比较详见图3-2:
图3-2: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学科分布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一共包括17个学科(不含综合类),其中经济学依然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学术成果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这个学科的英文学术期刊占总数的30%,第二梯队里的国际问题研究、法学和民族问题研究这三个学科分别占总数的9%。也就是说,这四个学科的英文学术期刊数量超过总数的50%,其余13个学科的英文期刊外加综合类期刊只占了总量的一半都不到,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发展的学科不均衡性,另一方面说明了这四个学科学术成果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重点领域分布。
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主办单位结构
综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大致可分为几大类:高等院校、出版社、研究机构、报社、学会、杂志社、协会和政府部门,具体数据和比例详见图3-3:
图3-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主办单位构成
统计数据清晰显示,出版社和各大研究机构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最为主要的主办单位,超过了总量的50%;其次是通过高等院校主办和机构合作办刊这两种方式,占总数的20%;而机构合作办刊中,出版社与高校、研究机构与学会以及政府部门和协会是最为常见的合作方式;其余一些主办单位模式虽然类型较多,但数量较少,一共只占总数的20%左右。
4.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出版地来源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的出版地从数据统计来看,44家期刊中有35家期刊在北京出版,占总数的近80%;广州、拉萨、济南、长春和上海5地各出版一份期刊,四川出版两份英文学术期刊;另有一份学术期刊《中国经贸聚焦》1995年在两国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于澳大利亚悉尼创刊,出版地比例结构详见图3-4:
图3-4: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出版地比例结构
5.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出刊周期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出刊周期大致类型有: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几类,英文学术期刊由于办刊难度和成本等因素,半月刊的期刊数量为0,大部分以季刊和双月刊的形式出版,具体数量和比例详见图3-5:
图3-5: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出刊周期情况(www.daowen.com)
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创刊年代分布
为了能够清晰看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创刊的年代分布情况,本研究将年代分为10年一个阶段分别进行考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创刊的具体年代分布情况详见图3-6:
图3-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创刊年代分布情况
从年代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在改革开放之前创刊的数量非常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正式起步,仅1981—1990这10年间创刊的英文学术期刊数量就是之前总数的近两倍,可谓是跨越式发展;而在1991至新旧世纪交替之年,创刊数量却有所减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的真正繁荣应该是从新世纪开始,2001—2013这12年总共创刊的英文学术期刊数量超过了过去五六十年中国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数总和。由此可见,从创刊年代分布情况看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在经历了解放前(1949年之前)零的突破和建国到20世纪末(1950—2000)期间的起步及奠定基础,从新世纪开始(2001—2013)真正步入了繁荣发展期。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之经典案例现状分析
1.《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发展现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双月刊,创刊于1993年,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因子最高)。[12]该刊特邀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专家撰稿,力图全面客观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作为大陆第一本被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中国与世界经济》经过多年探索,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道路上取了不小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办刊经验。
办刊初期,期刊大部分是先将中文来稿翻译成英文进行刊登[13],这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办刊成本,更主要的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致使学术成果很难真正进入国际学术话语体系,这给期刊论文质量带来了极大损害。据《中国与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冯晓明介绍,目前期刊收稿只收英文稿,虽然也有少量翻译稿,但主要是针对特别重要的、很有影响的中文文章的。[14]2005年,《中国与世界经济》与国际著名出版公司威立—布莱克威尔(Wiley-Blackwell)签订合作协议[15]:从2006年起,《中国与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中方负责文章组稿、编辑、出版和国内发行工作,外方负责电子版的出版和海外发行事宜。正是由于进入了国际期刊的出版行列,2006年8月《中国与世界经济》被美国经济协会主办的《经济学文献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收入其JEL引文索引系统;9月,《中国与世界经济》又在国际化方面有重大突破:入选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系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份进入SSCI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从此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自从《中国与世界经济》开始国际合作发展道路,各方面均发展迅猛,据威立—布莱克威尔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与世界经济》网上文章全文下载为17 913次,2010年为25 935次,增长了近45%,到2011年全年下载为31 112次。[16]同时,《中国与世界经济》借助国外出版商的销售平台,积极进行国内、国际全方位宣传,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众多学术期刊纸质版销售逐年下滑的状况下,其期刊电子版的销售呈现了逐年上升趋势。外方利用把《中国与世界经济》与其他杂志打包等方式销售给各大机构,截至2010年,已有3 000多个机构通过这种方式订阅杂志,这些都使得文章下载率不断攀升,从而也促进了刊物影响因子的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与世界经济》目前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在WOS平台搜索了SSCI引文索引库中该期刊的相关数据,对“发表文献来源国家或地区”、“发表文献来源机构”和“期刊影响因子”三个指标进行了系统考察,具体数据详见表3-6、3-7和图3-7:
表3-6:《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发表文献来源国家或地区情况
表3-7:《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发表文献来源机构前20位基本情况
图3-7:《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影响因子年度发展(2008—2013)
根据上述三张图表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从2006年被SSCI引文数据库收录之后发展态势良好,并且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期刊从2006年至2014年被收入SSCI数据库的文献共有376篇,年度发表数量分布较为均衡;②期刊发表文献的来源国家或地区以中国大陆为主,占总数的62%,也就是说该期刊发表文献至少有38%的作者不是中国人,这是衡量《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③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在该期刊发表文献的数量是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最多的,分别占到19%和7%,其中包括与中国学者合作发表的;④《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发表文献来源机构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发表文献数量占总数的12%,其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第4位,占总数的4%,这说明该期刊没有因为主办单位的原因而过多刊登自己的学术文献;⑤期刊发表文献来源机构排名前5位中前4位都是北京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侧面反映出地缘亲近性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传播中的影响因素;⑥《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发表文献来源机构中,欧美国家高校有70%的发表文献是与中国学者合作完成的,而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几乎都是由其本国学者独立完成发表的;⑦WOS平台数据库中有关《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统计从2008年开始,之后两年影响因子有了大幅提升,但在2010—2012年该数据又有稍许回落,直至2013年最新数据显示期刊影响因子达到历史最高点,比最初增长了近一倍,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与世界经济》期刊的质量整体提升速度较快。
2.《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期刊发展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季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创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英文学术期刊,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英文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80年,已拥有30余年的历史,期刊聚焦于中国学术的发展,发表文献内容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发展,同时兼顾世界局势,面向海内外读者,重点介绍中国学者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从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传播,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服务。《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的内容主要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和民族等学科领域,2002年改版后[17],除每期保留一部分长篇论文外,新开设了专题研究栏目,从而既能对某一个重要问题的研究有较全面的反映,又大大增加了期刊信息量,它既是让外国学者了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信息窗口和交流平台,也为国内学者走向世界舞台搭建了学术桥梁。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在2008年之前由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公司代理其海外发行业务,但从2008年之后,它采取了与国外出版商合作的方式,与英国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开展合作进行海外业务拓展,据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的一份评估报告称,《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市场表现良好”[18]。2013年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发布的“海外发行排行”数据[19]中,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海外发行前10名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民族研究》、《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哲学史》、《西域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哲学》,其中《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位列第三,这个成绩也证明了该期刊的海外发行状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目前的发展现状,本研究试图从专业数据库中搜寻该期刊的权威数据,但在国外知名数据库EBSCO中(该期刊未被WOS平台数据库收入)只有其1981—1997年的文献记录,且没有详细的分项指标数据,因此本研究只能转向国内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进行数据统计。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从1983年至2014年共计1 829篇文献,各项指标及具体数据详见表3-8和图3-8:
表3-8:《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期刊发表文献学科领域分布前10位概况
图3-8:《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期刊发表文献来源机构前10位概况
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期刊发表文献中涉及学科领域最多集中在政治学、社会学及统计学、哲学、文学和经济学这五个方向,这正好是当今世界最想了解中国的五大内容;其次,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是该期刊发表文献来源机构中的佼佼者,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属于第二军团紧随其后;最后,数据库有关“作者”一栏显示,《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期刊发表文献的作者多来自于中国,这与编辑部的办刊指导思想密切相关。该刊认为,无论是有待翻译的中文原创稿件还是原创英文稿件,学术质量始终都应该是编辑首先考虑的因素。[20]一篇文章,只要选题有吸引力、论证严谨和创新性强,不应该因为它是用中文写作的就被排斥在期刊的视野之外。初始以中文撰写但非常适合外国读者了解的文章,应该通过翻译等多种方式推介出去,语言只是形式,不能因为语言这种技术性的工具,就阻碍好的学术成果进入国际视野。当然,在判断文章学术质量的时候,应该具有国际视野,要和国际上的最新研究进展相比较,而不能满足于“国内最好”;最后,根据中国知网的数据统计,《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0.302,综合影响因子为0.188。
3.《中国学术前沿》(Frontiers in China)系列期刊发展现状
《中国学术前沿》系列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系列英文学术期刊,该系列期刊创办于2006—2007年间,涉及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学科领域。目前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形式已出版了自然科学3本、工程类12本、生命科学5本、人文社科类7本,共计27种刊物,还有已停刊的4份期刊。[21]从数据来看,该系列期刊是国内第一个成规模的英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群,为推动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建设一个代表中国一流学术水平的中外学术交流平台,以及一个国际性的学术期刊品牌”是Frontiers系列期刊项目的定位,在项目立项之初,期刊就确定了走国际合作的道路,并选择了全球知名的学术出版商——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具体合作方式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学术期刊的出版环节,并负责学术期刊的国内销售与推广;施普林格公司则负责开拓期刊的海外销售渠道及宣传推广。通过这样的国际合作,《中国学术前沿》系列期刊的发表文献可在“Springer Link”这样的国际大型商业出版社的全文出版平台上刊发,这使得期刊的全文发行覆盖了国外目标读者。同时,施普林格公司还定期开展期刊宣传推广活动,借助其强大的全球市场推广和销售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系列期刊的国际影响。[22]该刊另一个特点是有关用稿方面的,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期刊分社社长刘海称,作为创刊历史不太长的期刊,《中国学术前沿》系列期刊目前仍以定向约稿为主,接收部分自然来稿。[23]虽然来稿中也有优质稿件,但每期亮点仍然要靠主编、副主编、共同主编及编委约稿,以接受英文原创稿件为主,加上翻译少量优质中文原发文章。
正是因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学术前沿》系列期刊虽然创刊时间很短,但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已经陆续有《地球科学前沿》、《数学科学前沿》、《物理前沿》、《计算机科学前沿》、《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和《蛋白质与细胞》6本期刊被SCI收录[24];相较于自然科学类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的收录情况从质量上看要稍差一些,目前仍然没有一本期刊能够进入SSCI和A&HCI引文索引库,但从数量上看已有《中国教育前沿》、《中国哲学前沿》、《中国法学前沿》、《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前沿》、《中国经济学前沿》和《中国历史前沿》等期刊被EBSCO、JSTOR和SCOPUS等其他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这些也都是创刊以来的不菲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