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国际学术期刊编辑、评审甚至主编那里获得的信息,还是从已经取得成功的学者那里获得的经验来看,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因为它带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就注定了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中欧美国家占绝对优势,中国人文社科的成果在其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因此,国内学者很少能一次成功,Kwan Choi主编说即使诺贝尔奖得主也收到过拒稿信,但因为害怕被拒绝就让论文常年躺在书柜或者待在电脑硬盘里不会带来任何好消息,也永远不可能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往往级别和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拒稿率也就越高,因为全世界最优秀的学术成果都希望在那里展示和传播,期刊编辑和主编们的要求也自然水涨船高,有学者做过几家美国顶级社会学和宗教学领域期刊的拒稿率调查[18]:《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接受率6%—9%;《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接受率8%—10%;《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接受率为15%;《宗教社会科学研究》(Journal for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接受率为18%—20%,也就是说百分之八九十的投稿都是被拒绝的,这是真正对学术执着的考验。因此,只有认真准备、谨慎研究和大胆实践才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一旦开始从事这样的科学研究和传播活动,正确的心态和学术韧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向国际核心学术期刊投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周期最短是12个月,而且基本上所有能发表的论文都要经过修改,知名教授也不例外,评审通常是双向匿名进行,反复修改多次才可能最终被发表。大部分期刊对待投稿通常要经过编辑初审、评审者初评、复评、再复评、编委会审五个环节或关口。过第一关时,要拒掉5%左右;过第二关时要被拒掉75%;能够得到复评的论文还有可能被拒掉,这主要是评审认为你的论文修改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因此,有些论文的发表周期通常要18—24个月,甚至更长,这样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了。
其次,除了漫长的等待外,对心态和韧性最大的考验体现在论文修改上,基本上所有发表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都是经过修改的,当你收到修改通知的时候,表明你的论文又向着成功迈进了一步。评审对于论文的建议通常有三种:不适合、修改后再评审和可以发表但还需要修改[19],而每个杂志对于修改时间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要求作者在3个月内按照评审意见完成修改,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延期申请[20];有的杂志则把修改时间定为6个月到1年的时间[21]。无论时间多长,作者都必须按照评审意见认真、仔细修改,草率和敷衍的修改一定会导致最终失败的结果,即使投稿被拒后,作者还想投到其他刊物上发表,也必然根据评审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因为如果不修改就投出去,也许你的文章又会落到原先的评审者手中,毕竟同一个学科领域内的知名教授不是很多,他们会同时担任好几家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人。另外,投稿人在修改完成重新提交论文时,可以随投稿发一份邮件给编辑[22],阐释一下自己根据编辑和评审人意见所做的修改,同时也可以对你没有进行修改的部分做出解释,并试图与编辑或评审人做一些良好的学术沟通。投稿人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修改稿件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有时会逐渐消磨作者的学术热情,但有时也会让作者从评审积极回复的专业建议中受益匪浅。大部分国际学术期刊评审都会对所接受的稿件给出回复意见,即使拒稿也会把专业理由陈列清楚,因此向国际学术期刊投稿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否则我们永远不可能从国际学术泰斗那里获得专业意见。(www.daowen.com)
由此看来,能够成功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快则1年,慢则3年,且中间要经历反复修改、等待、再修改、再等待的漫长过程,因此,没有正确的心态和学术执着与韧性是不可能走到最后取得成功的。然而,这一点在中国高校或科研机构现行学术科研考核体制下似乎更考验学者的心态和韧性,在发表文章和申报项目的压力下是否保持一颗对学术追求炙热的心?在投稿漫长的等待和反复修改中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怀揣当初的信念坚决不放弃?这些都值得学者、高校甚至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思考,在高举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旗帜的同时,为一线研究人员创造适合的、高效的和人性化的环境也是推动中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的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