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外传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外传现状和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如前文提到,两者之间的绝对比较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降低可比性,但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仍可以发现一些增加国际哲学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者成果发表数量的途径。针对这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目前亟须在学术语言和研究方法上缩短与国际学术体系的距离,才能有效提高国际学术期刊文献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方法详见下一部分“如何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内容。

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数量以近5倍的速度增长,由数据统计图表来看,两个数据库中的年度增长曲线均比SCI来源期刊中中国学者年度发表文献数量曲线要明显,这显示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中发表数量的增长要高于自然科学领域。然而,从总体数量看,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数量只有在SCI来源期刊发表文献数量的4%,这一较大差距说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中的国际影响力从数量上看和自然科学类相比仍然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虽然如前文提到,两者之间的绝对比较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降低可比性,但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仍可以发现一些增加国际哲学社会科学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者成果发表数量的途径。

从两者比较看,首先人文社科类研究中涉及意识形态的成分要比自然科学类高出许多,这将会导致研究成果在期刊发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其次,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中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比例本身要高于人文社科类,也就是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可发表的“国际学术阵地”要比自然科学类的小很多;再次,自然科学类研究成果大部分由实验和数据组成,而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除了数据搜集和分析外,大部分需要学者以较高的语言编织能力呈现其结果,因此在对学术语言的使用方面,人文社科类的要求更高,这对同样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学者来说要求本身就不同了;然后,两大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学术体系与国际学术体系接轨程度也不一致,自然科学类由于内容和研究形式等原因与国际接轨较为紧密,而人文社科类由于政策制定、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等原因与国际学术体系存在较大差别;最后,国际学术领域非常强调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具有极高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大国特别注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研究由于学科特性和起源已经基本使用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而中国人文社科学科领域发展初期学习的是前苏联那套思辨的定性研究方法,且大部分国内高校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实证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这些都是影响中国学者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献的重要原因。针对这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目前亟须在学术语言和研究方法上缩短与国际学术体系的距离,才能有效提高国际学术期刊文献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方法详见下一部分“如何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内容。(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