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现状与发展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学者[19]认为,学术传播经常被认为主要用来指称被同行审阅的研究成果出版的过程,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看,学术传播构成了研究者每天的活动。其中每个方面都促成学术传播具备完整一套组织和文化的实践以及历史,并且拥有一套不断优化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传播技术。也有学者[20]定义学术传播是创造新的知识,通过同行审阅渗透优秀成果,并且把这些知识和成果散播给特定受众。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现状与发展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属于学术传播研究范畴,因此“学术传播”这一核心概念也必须被界定,世界范围内对学术传播的定义很多,但内涵和核心内容大同小异。

有学者[19]认为,学术传播经常被认为主要用来指称被同行审阅的研究成果出版的过程,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看,学术传播构成了研究者每天的活动。基于这样的视角,有关学术传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定义:①研究、发展学术思想和理念以及非正式传播;②准备、建构和传播正式的研究成果;③散播正式的学术作品;④管理个人的学术事业、研究团队和研究项目;⑤向更为广阔的学术社团传播学术思想。其中每个方面都促成学术传播具备完整一套组织和文化的实践以及历史,并且拥有一套不断优化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传播技术。也有学者[20]定义学术传播是创造新的知识,通过同行审阅渗透优秀成果,并且把这些知识和成果散播给特定受众。还有学者[21]认为学术传播是所有学科领域的学者透过正式与非正式渠道使用与传播信息的过程,学术传播是一个概括性的词汇,用以表示教授、学者与研究人员分享及出版其研究发现,以提供更广大学社群使用的过程,亦即包括与教学、研究、学术相关之知识创造、转换、传播与保存。(www.daowen.com)

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学术传播定义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博格曼(Borgman)教授[22]所界定的:任何领域的研究者如何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管道使用和散布信息。有研究者[23]认为,一般正式传播是指公开发表的文献,其种类可分为一次资料、二次资料及三次资料。非正式传播乃学术研究者个人之间非制度化、无结构的直接沟通和互相交流,其中的成员通常拥有共同研究兴趣,分属各自组织。根据维基百科的概念阐释,学术传播功能分为四类:①揭示功能,为了学术社群的利益发表研究的新发现;②刺激功能,由构想之交换激发思想;③回馈功能,学术著作被接受或被批评;④酬报功能,得到酬报的基本方式是出版,而出版首要功能是得到同行的认同及评审,其次为通知他人研究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