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族宗教变迁及对陕甘宁家庭宗教的影响

家族宗教变迁及对陕甘宁家庭宗教的影响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而言,陕甘宁地区的家庭中所供奉的祖先牌位,多是富有象征功能。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封建迷信的移风易俗活动,对传统的家庭宗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中共厉行俭约的纪念烈士模式有着密切联系。中共主张通过追悼会的方式纪念为边区做出贡献的逝者。原本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被中共当成公祭革命烈士、动员群众的时节。

家族宗教变迁及对陕甘宁家庭宗教的影响

传统乡村社会的家庭文化中颇为注重祖先崇拜仪式。因为传统家庭观念中,去世的祖先与在世的子孙后代之间有着即使连死亡都切不断的精神联系,即相信灵魂不死,祖先可以庇护子孙,子孙因得祖先庇护才得以享受现世荣华。因此祖先崇拜仪式正是反映了传统家庭伦理中“孝”的观念。一般而言,家庭成员对祖先的崇拜仪式分为牌位崇拜与坟墓崇拜。传统宗族的祭祖形式主要为家祭、墓祭以及祠祭。不论是何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唤起宗族成员的血系观念,强化宗族整体的凝聚力。因此某种程度上,祖宗祭祀是中国的“家庭宗教”,是中国家庭制度的“重要元素”[47]。近代之后的陕甘宁地区很少有宗祠,民间祭祖仪式基本属于坟墓崇拜,清明、中元、中秋、冬至等节日里“无论贫富,俱祭墓设奠”[48]米脂地区的家庭会通过“刻志石,造明器”[49]的形式进行坟墓祭祀;洛川地区的家庭则会在葬仪上用灯盏作明器、用酵罐装面食[50]其中明器、酵罐象征着灵魂世界,被认为是亡故灵魂的栖息地。[51]此外,祖先墓地选址讲求风水农民认为这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情况。相比而言,陕甘宁地区的家庭中所供奉的祖先牌位,多是富有象征功能。并且这些祖先牌位基本是按照三、五、七、九的昭穆排序。[52]其实不论哪种祭祖仪式,都是为了追怀祖先表达思念,同时也希望得到祖先的庇护。

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封建迷信的移风易俗活动,对传统的家庭宗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前所述,宗族寺庙坟地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不复存在,祠堂也随着封建宗族制度的废除而失去其祭祀功能。再加上中共组织的反迷信斗争,使得科学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以前从事迷信活动的阴阳先生言行也得以收敛。原本被农民奉为风水宝地的祖先坟墓也因大生产运动而开垦利用。民间的厚葬传统与祭祀仪式上的繁文缛节也不复存在。这与中共厉行俭约的纪念烈士模式有着密切联系。中共主张通过追悼会的方式纪念为边区做出贡献的逝者。这种完全打破等级制度的纪念形式,不仅在边区公职人员中推介,还被介绍到乡村社会,并逐渐成为民间乡村社会家庭祭祀的主流形式。一些农民出身的战士牺牲后多是安葬于公墓,或是回乡安葬却不入祖坟,只将牌位置于祭奠烈士的专属祠堂中。丧葬祭祀环节也不再诵经。边区本就不多的庙宇、祠堂在土地改革之后也更是所剩无几。原本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被中共当成公祭革命烈士、动员群众的时节。清明节成为追悼烈士的纪念日,并向群众宣传烈士事迹。[53]但不论是对农民出身的烈士的追悼还是家庭对祖先的祭祀,中共显然是尊重这种民间祭祀方式的,但只是将这种家庭祭祀方式简洁化了。总而言之,经过中共的家庭改革后,边区乡村社会的家庭文化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变化”[54]。(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