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地区村民的传统服饰受历史上游牧服饰文化与农耕服饰文化的双重影响。汉朝匈奴“衣其皮革,被旃裘”,唐朝党项“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民国时期的陕北村民也穿羊皮皮袄、毡帽毡靴。陇东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服饰有肚兜、夹袄、袍子、马褂、毡袄、包头等30 多种。[48]陕北陇东的饮食主要以熬煮牛羊肉、南瓜豆角、土豆煎饼、荞面油糕油馍等为主。同时也富有游牧民族饮食文化。例如奶茶、奶酪以及炒米炒面等与蒙古族的饮食习惯相近;注重用葱蒜等调味品与契丹的饮食习惯相关。较之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陕北陇东地区很少实用驴、马等农用牲畜的肉,也很难有机会尝到海鲜类,而是主要以牛羊肉以及鸡肉作为传统肉食,以冬小麦、杂粮为主的粮食作物,以自酿的小米黄酒、醪糟、烧酒为主要饮品。其中环县的黄酒最为有名。农民一般会在开设盛宴时酌好酒,即“礼至厚者用泥头酒(烧酒)佐以鸡”[49]。农民日常吃饭多在炕上,待客则一般为方桌。器皿餐具多为瓷碗、瓷盘。乡村社会的饮食功能基本可以分为居家、节日、酒宴、风味四种饮食类型。居家饮食主要为麦面、杂粮、馍馍、发糕。乡村一般“早上馍馍晌午面”。遇到耕种务农时节则再加晚餐,且晚餐主要是喝汤。西北地区的节日饮食富有特色。农民对传统节日颇为重视。其中春节成为节日饮食中最为典型的集中展示时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三,都有不同的饮食讲究。小年夜要吃荞面、糕,大年则是白馍、牛羊猪肉、点心油饼,除夕夜吃饺子象征团圆之意,初一早上吃长面象征常年平安,初五吃搅团象征“填穷坑”,元宵节则吃各种荤素馅的包子。此外,二月初二吃炒豆子、油搅团,三月初三吃擀面,五月初五吃糯米饭,八月十五吃镶有各种花草图案的千层饼,九月初九吃油糕,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西北地区民风淳朴豪爽,素有“俭口待客”习俗,即平日自己的饮食习惯朴素,但婚丧嫁娶或者家中待客场合的饮食则颇为讲究。每逢红白喜事,必设酒宴,讲求“汤饭两顿”“烧黄二酒”。乡间酒席又称“坐席”,又有特定的酒席礼仪,即酒席席位有首席、旁席之分,前者为贵客所设,酒席首尾皆以贵客为中心,即贵客动筷,其他人才可开席;贵客离席,其他人才可离席。饭菜种类也有讲究,一般有“五魁席”“八挎五席”“十全席”等。另外规格最高的则是“十三花”,即大小菜各八样,端菜十七趟。[50]西北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种类颇多。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界地带的陕甘宁地区,因为农民大多从事农牧业生产,所以特色杂粮众多,特色风味小吃主要有牛羊肉、臊子面、小米粥、凉皮、泡馍、糖油饼、韭菜盒子、地软包子、麻食等。[51]
陕甘宁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农民居住传统。旧时陕北陇东乡村居民基本穴居陋处,颇为典型的建筑便是窑洞。窑洞大致可分为秦汉时期的半地穴式、崖面式的土窑,明朝时期的青砖砌墙土窑,近代之后,乡村居民仍住土窑,但条件富裕居民开始用石或砖砌成石窑。当然也有少数极富人家会在窑洞建筑的基础上融入庭院建筑,即门前有石狮、门楼,庭院分三院、五院,与正窑、下院构成一体,尽窑洞实用、美观功用。[52]民国时期的农民基本都是聚族而居。窑洞结构简单、便于挖掘,加之农民不仅需要居住空间,还需要贮存粮食、柴草以及安置牲畜、打井、磨面的空间,因此窑洞成为经久耐用、功能全面的首要选择。窑洞的修筑不受地势因素局限,农民根据自家人口数量选择窑洞数量,一般挖三至九个窑洞。其中主窑居中,灶窑、客窑各在左右,最两边为侧窑,其余的便是井窑、牛窑、磨窑等具备日常功能的窑洞。总之,窑洞是本土民居文化的典型,建筑就地取材,选取依山傍势之地,窑洞内部冬暖夏凉,体现出陕北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窑洞建筑经济实用,能够满足农民的居住以及其他日常生活需要。窑洞在历史上还被当作坊、庙宇。农民在修筑窑洞的过程中,也有其相应的风俗文化。其庄基的选择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背风、向阳的自然条件,出入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农耕的塬地、川地地形条件,聚族而居、方便交往的社会条件等等。这些条件恰恰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陕甘宁乡村的运输主体是脚户、牙行,其主要依靠驴、骆驼、马等牲畜。其中脚户在历年初次远行时要给牲畜拴红布,朝外出方向放炮,以求吉利。此外,农民在出行时也有讲究。出行不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路遇长辈时都要起身问候;与长辈同行时,不能抢路前行;两车相遇时要遵守“轻车避重车、下坡避上坡”的原则。关于出门往返的时间也有讲究,即“七不出,八不入”。此外还有“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53]。(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