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陕甘宁边区仍处于农业社会。陕甘宁地区为典型的封闭式小农经济,薄弱的小型家庭手工业只是小农经济的补充。普遍化的高利贷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破产、乡村经济落后、抛荒现象频繁。整体而言,小农经济体制在陕甘宁地区占主导地位,但小农经济的本质是封建地主剥削制。总而言之,传统小农经济发展缓慢,既无力抵御天灾人祸的破坏,也无法摆脱地主剥削,农民生活普遍贫困。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沿海城市陆续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逐渐开启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居民开始从事新兴工商业,职业女性群体开始出现。但相比之下的内陆地区,则城市化进程缓慢。整个陕甘宁边区仍处于农业社会。正如《府谷县志》记载:“不独居乡之人皆务农业,即城市居民亦间资耕作。”[21]手工业只是农业附属的经济形式。陕甘宁地区为典型的封闭式小农经济,薄弱的小型家庭手工业只是小农经济的补充。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本就市场狭小的手工业遭受打击,闭塞的地理位置,导致新兴改良技术无法及时传入,只能被动接受物美价廉的西方洋布的渗入。直至民国初年,陕北南部地区不过“几家裁缝铺、砖瓦窑和酿酒、榨油、木器制作的作坊”[22]。可以说,传统经济形式主要以农牧业为主。

如前所述,由于古代历朝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政策,长此以往导致这一地区生态失衡,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灾荒战乱,至清末,陕甘宁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陕甘宁地区虽是农牧业混合地带,且具有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但普遍落后的社会生产使得农牧业无法抵御天灾人祸的破坏,很多农民被迫离乡、逃荒,从而导致土地大量荒芜、农业减产。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年,是陕西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当时导致16 万亩土地因无人耕种而沦为荒地。[23]在天灾战乱的背景下,农民的负债率颇高,其负债形式多是高利贷。普遍化的高利贷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破产、乡村经济落后、抛荒现象频繁。民国时期陕甘宁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落后,耕作方式仍然沿用“二牛抬杠”等传统耕作方法,仍然沿用木犁、镰刀、铁锹、头、风车等简单的传统手工制造农具。由于陕甘宁地区本身水利条件滞后,即使到了民国初期,仍然没有现代化的水利设施。这一时期的国民政府在西北地区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机构、农业科教技术普及机构。虽然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号召学术界成立西北建设学会,提出开发西北的计划,但政策并没有真正有效落实。(www.daowen.com)

整体而言,小农经济体制在陕甘宁地区占主导地位,但小农经济的本质是封建地主剥削制。地主阶级通过劳力、地租以及高利贷等剥削形式,不断攫取并垄断乡村社会资源财富,从而导致乡村社会内部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农民陷入贫穷—受剥削—贫穷的恶性循环。总而言之,传统小农经济发展缓慢,既无力抵御天灾人祸的破坏,也无法摆脱地主剥削,农民生活普遍贫困。近代以来,陕甘宁地区乡村社会经济落后,再加上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旱灾频发,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经济贫富差距明显,农民生活窘迫,终年辛勤劳作但收获甚少,农民基本延续传统社会的生产自给模式,生存空间封闭狭小。沿海地区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碍于千沟万壑地貌的遏阻,其乡村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萎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