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历史变化研究及影响

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历史变化研究及影响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甘宁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变化。西汉初年的人为开垦尚未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自然植被保存完好。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从轻微的地质侵蚀转变为严重的土壤侵蚀。西汉政权颠覆时,汉族军民南撤,留下的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破坏。匈奴的南迁成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原因。加之匈奴长期占据长城沿线,游牧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压力减缓。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战马繁殖匹配。

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历史变化研究及影响

陕甘宁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变化。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区域的河谷、山地,都分布有天然森林与牧场,动物种类繁多,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浊化。秦汉时期为抵御匈奴南下,该地设立郡县,修筑长城,实行移民政策。西汉前期,外来移民的涌入,增加了该地的人口数量。西汉初年的人为开垦尚未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面积的增加,以及相应的大兴土木政策的实施,至西汉末年,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原人口的连续迁入,导致传统的农牧分界线北移,继而引起大规模的屯垦,乱砍滥伐,自然灾害频发。这一时期黄土高原的原住居民人口与移民人口达到1128 万。[4]人口数量的剧增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大量草原、森林面积为农牧植被所取代。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从轻微的地质侵蚀转变为严重的土壤侵蚀。西汉政权颠覆时,汉族军民南撤,留下的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破坏。

东汉时期,匈奴等游牧民族开始南迁至黄河流域,原先的农田再次恢复为牧地,退耕现象普遍,多地成为半农半牧区。虽然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改变,次生植被开始替代原先被破坏的生态,但这种相对恢复仍然无法回归到西汉前的程度。游牧民族的南下又导致农牧界限的南移,直至魏晋南北朝,农牧界限回归到战国后期的状态。

匈奴的南迁成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原因。汉武帝时期,政府在此境内设立属国,属国内的匈奴从事传统畜牧业。南北朝时,匈奴、鲜卑族等继续南迁,汉人则迁回内地,这使得区域内的耕地荒废,植被得以重新恢复。加之匈奴长期占据长城沿线,游牧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压力减缓。

南北朝时期,战争以及北方诸多政权间的斗争,使得农牧分界的格局长久持续。游牧民族政权的交替过程中,游牧文化始终处于主流。甚至在关中“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5]。魏晋时期的游牧民族在这一区域引发的战争造成流离失所、生态破坏,但其民族游牧特性,决定了其沿水源草地而居的生活方式,这使得秦汉以来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得到缓和与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次生草原灌木丛取代了农耕栽培植被,土壤侵蚀程度也有所缓解,黄河中上游的泥沙也相对减少。(www.daowen.com)

北魏之后,长期生活在境内的游牧民族开始转向农耕化。唐初,这一地区开始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注重农业发展,汉人也开始北上迁入从事农耕。尤其在安史之乱之后,陕西关中人为避战乱而北上,垦荒辟田为生,结果导致耕地面积逐渐扩大,北移农业人口数量增多,草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整体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这一区域在隋唐时期半农半牧区的特点更为明晰。内迁少数民族的畜牧习俗利于生态的恢复与发展。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战马繁殖匹配。因此,军事养马客观上保护了生态。与此同时,少量的开荒耕种,也促进了农牧业的协调发展。

宋朝之后,政府开始实施林木资源的保护政策,提倡农林并举。尤其着手的陕北、陇东地区加紧造林以达到军事防御、巩固西北边防的目的。元朝时期,受中原汉文化影响,政府实行保护农业的政策,禁止将农田变更为牧地。这一时期的大量军屯、民屯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也破坏当地生态,诸如长城沿线风沙扬尘天气居多,进而反过来影响农业甚至农民生活,“大风禾稼、毁屋、仿屋、伤牛羊”等记载在地方史书中层出不穷。清朝这一地带“浊流土阜,一望荒凉,夫何景之足云”[6]。这反映了当地植被破坏殆尽,青山变成光黄土堆,土壤侵蚀严重。“泾渭分明”已不复现。[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