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明确指出通过“建设精神家园”“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如何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重要现实课题。陕甘宁边区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黄正林的专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其对边区乡村社会的经济、妇女、土地、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本书所需要着力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已经被纳入城镇化、市场化的现代化轨道,乡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很多乡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文化“真空”,即缺少文化支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农民在城乡间的候鸟式流动,使得农民群体逐渐成为组织分散的群体,甚至失去了固定村落“家园式”的归属感。与此同时,农民群体又受到社会转型期所存在的精神文明滑坡道德荒漠化等消极社会现象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价值观念、精神空间的迷失,乡村文化作为农民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逐渐削弱。这种现实状况也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面临挑战。因此,如何推进乡村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包括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党的十八大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明确指出通过“建设精神家园”“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务。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精神寄托。因此,如何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探索当时的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引领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路径,以期对当今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续引领包括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所启迪。(www.daowen.com)

陕甘宁边区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相关档案资料的公开,学界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的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以中共以及边区政府为对象的边区社会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以边区乡村社会为中心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黄正林的专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其对边区乡村社会的经济、妇女、土地、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关于边区乡村社会文化的研究,多是以具体的乡村文艺组织或者文艺形式为研究对象,关于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及其变迁历程的系统性研究尚且需要深入。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农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社会文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又是通过何种路径变迁的?朝着何种方向变迁的?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中又呈现出什么特点?奠定其变迁的基础又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延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是否可以对今天的乡村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一种思考路径?这是本书所需要着力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