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意义与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意义与认识事物的方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讲述活动中,儿童有机会在集体面前独自完成一段完整的话,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在讲述活动过程中,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导,使其所要讲的内容逐渐达到完整、清楚、符合逻辑等要求。(三)有利于帮助学前儿童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事物是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没有对画面的丰富地想象,讲述活动则无法进行,所以,讲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意义与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因其相对正式的语境和独白的语言表达,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表述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儿童的表述能力。在讲述活动中,学前儿童需要独立构思讲述的内容、讲述的顺序和重点,考虑别人是否理解和怎样让别人理解自己所说的话等。例如在讲述活动“我喜欢的区角”中,学前儿童在讲述前要思考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区角,先讲什么,再讲述什么,重点讲述自己喜欢的区角有什么特点和功能,有什么喜欢的物品,该用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子来描述。所以,讲述活动能够帮助儿童掌握讲述的方法,使学前儿童能完整连贯地讲述一件事物,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锻炼学前儿童的独白语言能力

独白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是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目标之一。在讲述活动中,儿童有机会在集体面前独自完成一段完整的话,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在讲述活动过程中,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导,使其所要讲的内容逐渐达到完整、清楚、符合逻辑等要求。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引导应适度,不能过多干预,切不可抹杀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应给予儿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自由思考和探索。教师在倾听学前儿童讲述时,不宜直接打断儿童,做过多的评价与限制。

(三)有利于帮助学前儿童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www.daowen.com)

认识事物是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基础与前提。认识事物主要是认识凭借物的顺序和方法,而讲述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环境与条件支持。如中班讲述活动“我摸到的是……”就是引导儿童通过触觉来感知物体的手感、质地、形状,再利用这些线索来描述和形容物品。

同时,由于讲述活动有许多的听众,并且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又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自我讲述和聆听他人看法时不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每一个学前儿童都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理解和看待同一事物,从而有利于儿童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如中班语言讲述“娃娃”的活动中,儿童分小组讲述“娃娃和改错的形式”,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引导儿童形成听清楚再回答的习惯,有利于儿童更为全面地认识事物。

(四)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

在讲述活动中,学前儿童需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征、事件的起因和顺序,需要体会人物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所思所感。比如在排图讲述中,儿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把乱序的图片排序,构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情节,再将故事的内容讲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学前儿童讲述图片事物的基本特征,还要注意细节,思考事件发展的情节,而这需要儿童经过一定的理解、判断、推理,才能将零散的图片和情节串联起来,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没有对画面的丰富地想象,讲述活动则无法进行,所以,讲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