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优美生动,非常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再加上儿童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限,只有充分整合与该作品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运用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鉴赏和学习这些文学作品,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无论是幼儿认知还是幼儿文学作品特点,综合性是幼儿文学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综合分为领域内综合与领域间的综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不是简单的听说过程,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感知、欣赏、理解、想象和体验等活动来帮助儿童深入思考、评价和创造[1]。无论是一个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都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对学前儿童的语言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有着如下特点:

(一)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的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首先是围绕具体的文学作品来开展活动。这些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充满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每一个故事或者每一首诗歌都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既可以满足儿童了解现实生活的愿望,又可以让儿童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更可以帮助儿童了解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优美生动,非常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通过聆听、诵读、阅读画面、观看动画等形式,理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信息,从中学习到大量的词汇、语法规则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并且将作品中熟悉的语言运用于口语表达中,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文学性语言,这是文学作品活动与其他活动很重要的区别。所以,所有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都是从一个具体文学作品的教学入手的,并且重点在于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学词汇、文学形式和文学想象的学习。

(二)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

纲要》提出各领域教育内容之间应该互相渗透,并且“语言教育应当是跨领域的综合教育”。儿童文学是一种启蒙文学,包含丰富的题材内容,既源于儿童的生活,又反映儿童的幻想世界。总之,以艺术形象的形式在各方面给儿童以启迪,这就决定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活动,需要整合其他相关的领域来开展活动。再加上儿童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限,只有充分整合与该作品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运用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鉴赏和学习这些文学作品,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例如,散文诗《雪花》:

我是洁白的小雪花,我从高高的天空轻轻地飘落。

我落满高山,高山好像新娘披上了美丽的白纱;我落满房顶,房顶好像铺上了一层闪亮的银帘;我落满麦田,麦田好像盖上了一床松软的棉絮;我落满大地,灭害虫、杀病菌,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欢迎我,欢迎我吧!我是洁白的小雪花,我从高空,轻轻地、轻轻地飘落。

这首散文诗语言优美,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冬日落雪的动态美和画面美,既能够让儿童学习丰富的语言,感知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又可以让儿童了解雪花的特点和作用。所以,教师以此作品来组织活动时,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整合科学领域的内容,帮助儿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作品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增加儿童对大自然的了解。

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中,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系列活动,给学前儿童提供各种层面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文学作品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语言信息,一篇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丰富的教育价值,这些教育价值不可能在一次活动中完成,而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作品本身的价值,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地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儿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包含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等多个层次。首先,学前儿童聆听和阅读作品,主动感知各种语言符号,即学习和欣赏作品,是第一层次的学习目标;其次,让儿童通过语言和概念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知识,开展儿童体验作品的主题活动,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世界,这是第二层次的学习目标;再次,通过开展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活动,将作品经验迁移到儿童实际生活中,以加深儿童对作品的理解,这是第三层次的学习目标;最后,文学作品本身是语言艺术的结晶,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儿童感受语言的美,更要让儿童学会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掌握,这是第四层次的学习目标。(www.daowen.com)

例如围绕故事《老鼠嫁女儿》开展活动,可以按照四层次学习目标,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整合美术音乐、绘画等内容开展系列活动。首先,进行故事欣赏活动《老鼠嫁女儿》,引导儿童感知和理解故事内容和里面包含的社会知识;其次,引导儿童进行故事的表演,在表演活动之前,引导儿童为表演活动设计道具和服装,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再次,引导儿童谈谈生活中的嫁娶仪式;最后,还可以引导儿童针对故事的结局进行创造性的改编。这几个活动层层深入,能够逐渐加深儿童对作品的理解。

(三)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体裁具有各自的特点。故事作品的情节充满趣味性,往往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诗歌更多地体现韵律和结构的美,特别是儿歌,朗朗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强;而散文又会让学前儿童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幼儿教师为了让儿童充分地感受这些作品的语言美和艺术特点,往往会借助多种方式引导儿童与文学作品进行积极的互动,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儿童在动口、动手、动脑、动眼、动耳等过程中学习,获得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感受。例如,在中班儿歌《小熊过桥》欣赏活动中,让儿童一边做手指操一边朗诵儿歌,动作和语言练习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儿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资料链接

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性”而并非割裂,幼儿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个领域,并在深度与广度上超越日常生活经验,具有拓展性。因此,无论是幼儿认知还是幼儿文学作品特点,综合性是幼儿文学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综合分为领域内综合与领域间的综合。语言领域内综合是打破原先五种活动类型的界限:谈话活动、讲述活动、语言教学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可将文学作品作为载体,综合运用上述几种类型,使活动实施更为灵活;领域外综合是文学活动与各领域之间的整合,利用作品自身蕴含的元素,实现与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领域的有机渗透。可以一个活动完成,也可以分为几个活动完成,还可以与各种游戏结合。系列网络活动将语言、艺术、游戏等综合起来,打破了原先单纯的语言学习的模式,并实现将文学经验与幼儿经验进行链接并拓展。除此之外,文学作品的学习还能延伸到游戏、一日生活、家庭与社区活动中,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更适合幼儿的认知与学习方式。

(资料来源吴婕.“接受美学”视域下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特点及实施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