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式管理必备18部典籍》:智源人才学的教科书

《中国式管理必备18部典籍》:智源人才学的教科书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人物志——人才学的教科书《人物志》是中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它奠定了我国人才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人物志》揉合了儒、道、名、法各家学说。《人物志》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大家眼中的《人物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横中外的人才学的教科书。

《中国式管理必备18部典籍》:智源人才学的教科书

13.人物志——人才学的教科书

《人物志》是中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它奠定了我国人才学的基础理论框架。它融儒、道、阴阳等诸家学说于一体,使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融会贯通,以人君为核心,以各类人才为主导,集道德、才能、功利等观点于一体,将不同人才的生理、心理、个性、才能、政治风格和道德修养等等,巧妙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学理论体系

《人物志》:

人才学的教科书

释典

《人物志》又名《鉴人智源》,为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刘劭所用。

刘勋,字孔才,建安年间开始做官,并得到荀彧的赏识。他后来一直在魏朝做官,官拜散骑常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记载他有多次提出中肯的建议,他的文才也是很出色的,曹叡曾叫他写《许都赋》与《洛都赋》,陈寿也说他“博览学籍,文质周洽”。后来,他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死后追赠风禄大夫。刘勋思虑玄远,博才多学,特别擅长品评、鉴别人才。

《人物志》揉合了儒、道、名、法各家学说。刘邵在这本书中最推崇“圣人”,所谓圣人就是具备中庸至德,因而能够知人善任、治平天下的人,比如他说:“凡人之质素,中和最贵”,“中庸之德,以达为节”,又论述臣主异德,臣任其事,主总其功,“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也”。这些思想既有儒家的影响,又有道家的影响。但是总体上看,刘邵的思想更倾向于老子,这不但在这本书前面品评人物的部分中显示出来,而且他还专门写了一章《释争》作为全书的总结,其中说:“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又说:“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这些都是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的。所以,刘邵这本书也显示出魏初学术杂取诸家的风气

《人物志》分上中下三卷,共12篇,分别为《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

《人物志》是我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它奠定了中国人才学的基础理论框架,融儒、道、阴阳等诸家学说于一体,使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融会贯通,以人君为核心,以各类人才为主导,集道德、才能、功利等观点于一体,将不同人才的生理、心理、个性、才能、政治风格和道德修养等等,巧妙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用来品评人物,物色人才。

今译本有陈乔楚的《人物志今注今译》。

《人物志》与企业管理

《人物志》对现代管理者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提出了系统的评价人物的方法,“九征”与“八观”。

作者的人才观一开始就明白地说出来了:“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所以,他的观点基本是重视先天的。《体别》一章中说:“偏材之性不可转移矣”,他认为,一般人学习都有偏颇,因此,“材成而随之以失”,也就是说,在得到某一方面的才能的同时也会带来缺陷,同时他也轻视儒家的“恕”,他认为情性不同的人之间难以相互理解,所谓“信者逆信,诈者逆诈”,因此,“学不入道,恕不周物”。这种观念把人看成由秉赋决定的,也不涉及自我修养的问题,这是这本书的缺陷。但是,另一方面,这本书是从政治应用的角度来谈人才的,其着重点是人才的识别、任用。

刘劭以五行配骨、筋、气、肌、血五物,又以此五物配仁、礼、信、义、智五常,再类推出五德:即木骨(弘毅)、金筋(勇敢)、火气(文理)、土肌(贞固)、水血(通微)。在此基础上,刘勋提出了观人的“九征”。

九征是观人的九种征象,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九方面,即可征知平陂、明暗、勇怯、强弱、躁静、惨怿、衰正、态度、缓急等九质。

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对每一种性格的总体特征及其优缺点予以界说,再进而根据人的质素,就可以判别他所适合从事的工作,也就是“十二流业”。主要包括:

“强毅之人,狠刚不和;柔顺之人,缓心宽断;雄悍之人,气奋勇决;惧慎之人,畏患多忌;凌楷之人,秉意劲特;辨博之人,论理赡给;弘普之人,意爱周洽;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休动之人,志慕超越;沉静之人,道思回复;朴露之人,中疑实(石舀);韬谲之人,原度取容(《体别第二》)。”

从智勇关系出发,刘劭又将人分为英才型、雄才型和英雄兼备型。《人物志》中写道:“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知人”还要“八观五视”。何谓八观?“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寒。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何谓五视?“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然后乃能知贤否。”

实际上,这本书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容是值得现代管理者们重视的,这就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作者认为人们相互感应是受着自己的情性影响的,《材理》篇中说:“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因此又讲了构成人们之间矛盾的六种原因,主要讲的是交流过程中的矛盾,这就是“六构”。这一内容的总结则是全书的最后一章:《释争》。实际上,从作者的观点来看,能够“释争”的人只有那种具有中庸之德的人,这正是作者看人的最重要的标准:“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

《人物志》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如果说《论语》为处世之书,《孙子兵法》为战伐之书,《韩非子》为统治之书,那么《人物志》就是当之而无愧的识人之书。

大家眼中的《人物志》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横中外的人才学的教科书。

——南怀瑾台湾学者

中国最早提出“人才质量”的专著当推1700年前三国时期哲学家刘劭所著《人物志》。

——陈威北京工商大学社科部副研究员、副教授

《人物志》中的管理智慧

1.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人物志·九征》

[译文]人才的情性,大概有九种表征。平正或偏邪的素质在于神;聪慧或愚钝的根本在精气;勇敢或怯懦的气势在于筋脉,强健或纤弱的体魄在于骨骼;急躁或沉静的脾性在于气血;悲伤或愉悦的情绪在于面色;颓废或严正的形象在于仪表;造作或自然的举止在于容貌;和缓或急切的状态在于言语。为人平静淡泊,内心敏慧外表清朗,筋腱强劲骨骼坚挺,声音清润神色愉悦,仪表庄重容貌端正,九种类型的表征都具备,就是才德精美的人才。如果九种征像相互违谬乖戾,只能称为偏杂之才。

2.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人物志·九征》

[译文]偏材的人,以某一专长立各;兼材的人,以某一品德见称,兼德的人才,具有美好的称号。因此兼德而达到完美的境界,称为中庸。中庸,这是对圣人的最高评价。

3.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征,着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容之动,矫矫行行;休容之动,业业跄跄;德容之动,颙颙卬卬。——《人物志·九征》

[译文]人刚毅、软弱、聪明、通达、坚贞的表现,都彰显于面部,外现于人的言语声色,发自人的内在情感,各与它们的表现相似。因此,心性忠贞耿直,其仪容坚定有力;心性简素果断,其仪容奋进勇猛;心性坦然和顺,其仪容安祥闲适。仪容的变化,相应有各种不同的状貌举止。人的仪容正直,行动就勇武刚强,仪容大度,行动就强健而步履有节。仪容显得德行高尚,行动就肃穆恭敬,气概轩昂。(www.daowen.com)

4.强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人物志·体别》

[译文]严厉正直、刚强坚毅的人,适合做纠正失误、整顿治理的工作,可是又很容易犯偏激过火、攻击别人短处的错误。所以,这种性格的人,可以让他参与制定法律,不能让他处理具体事务

5.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人物志·体别》

[译文]性情柔和安静的人,优点是宽容大度,缺点是优柔寡断。这样的人,心情宽缓,不急于决断,不担心事情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反而认为态度强硬会伤人,对自己的慢性子感到心安理得。所以,这种性格的人,可以让他做循规蹈矩的日常工作,很难让他处理疑难问题。

6.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人物志·体别》

[译文]雄健强悍的人,优点在于胆识过人,性情刚烈,缺点在于做事少顾虑。这样的人,总是意气奋发,敢作敢当,不警惕自己的勇敢行为也许会使自己遭到失败,反而把恭顺有礼当作胆小怕事,做事总要竭尽全力。所以,这种性格的人,可以让他去做充满艰难险阻的事,却很难让他做忍辱负重的事。

7.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于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人物志·体别》

[译文]精明能干、小心谨慎的人,优点在于为人处世恭敬谨慎,缺点是疑心太重。这样的人,怕出问题,顾忌太多,不克服自己不敢见义勇为的弱点,反而把勇敢当作是鲁莽,结果更增加了他的疑虑。所以,这种性格的人,可以让他去做保全事物的工作,而很难做见义勇为、树立名节的事。

8.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人物志·体别》

[译文]坚强刚直的人,优点是能起骨干作用,缺点是专横、固执。凌厉刚直的人百折不挠,意志坚强,但如果不克服自己固执己见的缺点,反而认为明辨是非没有用,结果就会使他变得更加独断专行。所以,这种性格的人,可以让他做坚持正义的事,却不能让他去团结群众。

9.辨博之人,论理赡给,不戒其辞之泛滥,而以楷为系,遂其流;是故,可与泛序,难与立约。——《人物志·体别》

[译文]善于辩论分析的人,他的长处是能够解释问题、化解矛盾,缺点是夸夸其谈。他博学善辩,说话条理清楚,但如果不克服自己言语浮华不实的弊病,反而认为遵守一定的法规是对人的束缚,结果就会使自己放任自流。所以,这种人可以让他去做规定不太严密的工作,而不宜让他去制定法规条约。

10.弘普之人,意爱周洽,不戒其交之混杂,而以介为狷,广其浊;是故,可以抚众,难与厉俗。——《人物志·体别》

[译文]乐善好施、普济众生的人,可贵之处在于广泛地造福于人,缺点是不分好坏,滥施恩惠。他有博爱之心,但如果不知与人适当保持距离,反而认为性情孤傲是气量狭窄,那么就会滥交狐朋狗友、所以,这种人可以让他去安抚群众,却不能让他去整顿社会风气

11.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人物志·体别》

[译文]狷介之人,斥恶扬善,但有时会过于狭隘,以广泛交往为鄙贱,益加固执。这种人能保持节操,不能顺时应变。

12.修动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静为滞,果其锐;是故,可以进趋,难与持后。——《人物志·体别》

[译文]清高廉洁的人,能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但如果不注意其思法过大而多的弊病,就会以沉静为滞缓,增其果锐之心。所以这样的人可以让他去做保持节操的事,而不能让他去做灵活变通的事。

13.沉静之人,道思回复,不戒其静之迟后,而以动为疏,美其懦;是故,可与深虑,难与捷速。——《人物志·体别》

[译文]沉着冷静、机敏周密的人,能反复思考,但其缺点是过于稳沉而迟缓,以躁动为粗疏,以懦弱为美德。这种人遇事能深思熟虑,行动却很迟缓,善于做具体细微的事,但不适合做需要快速完成的事。

14.朴露之人,中疑实石寿,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人物志·体别》

[译文]秉性朴质、坦露之人,内心疑虑能梗直坦露,其缺点是过于质朴率直,以玩弄手段为欺骗,坦露为诚信。这种人能树立信用,却难随时势而变化。

15.韬谲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术之离正,而以尽为愚,贵其虚;是故,可与赞善,难与矫违。——《人物志·体别》

[译文]足智多谋的人,做事老谋深算,缺点是立场不鲜明,模棱两可。这种人只适合去做出谋划策的工作,而不适合做纠正违法的事。

16.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人物志·英雄》

[译文]英才以他的聪明能未雨绸缪,靠他的聪明能随机应变,还要凭借雄才的胆量去实施。雄才用他的威力震慑众人,凭他的勇敢解除危难,还要依靠英才的智谋才能获得成功。这样才能各自发挥他们的长处。

17.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人物志·英雄》

[译文]倘若一个人的智慧足以事前进行谋划,而不能识别时机,那只能作纸上谈兵的空谈,却不能处理具体事务。要是他的智慧能够事前进行谋划,眼明能见机行事,而勇气不足以大胆行动,可以让他按常规办事,而不能让他考虑应付各种变化。倘若一个人有超人的力量,而勇不足以大胆行动,可以做一个有力气的人,而不能担当先锋。倘若他力量超群,勇气足以大胆行动,而智力不足以决断事务,可以做先锋,却不能担任将帅。必须是智慧能事前进行谋划,聪明足以当机立断,胆量能够果断决定大事,这样才可以称作英才。

18.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人物志·英雄》

[译文]英才可以担当丞相,雄才可以任用为大将。要是一个人的身上同时具备英才和雄才的素质,就可以威名永存世间。

19.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人物志·八观》

[译文]所谓“八观”,就是指:观察一个人的意愿、行为是怎样被迫改变的,就可以明白其品质的复杂情况;观察一个人感触外界变化的反应,就可以确定其平常的态度;观察一个人表现出的禀性,就可以知道其确切的声誉;观察一个人所作所为的动机,就可以分辨出其情感的实际依托和表面现象;观察一个人对爱和敬的坚守程度,就可以了解其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变化苗头,就可以分辨出他胸怀的宽窄;观察一个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他的优点;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就可以了解他将成为何等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