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整体结构改革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学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理性的反思,经过深入研究,成都市实验小学决定将研究的重点由全局性的整体研究转向重点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这个题为“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又一次使实验小学走在了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多年来,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旧的教育思想仍统帅着教学实践活动,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灌输讲授,轻学生的主体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个人发展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个性、进取精神等素质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过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发展。

随着21世纪的日益迫近,未来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不仅仅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学习者,仅传授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的生命体,着眼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1997年,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热议。

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当时盛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灌输式学习,改革单一的、程式化、机械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那种以升学和单追求高分为目的,忽视人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应试教育模式,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思想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由被动接受的角色向主动学习的角色转变,由单纯的知识性学习向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一切方面的学习的转变,以促进认知、情感、个性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高。那么,如何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变,来有效地促成这些目标的达成呢?

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整体结构改革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学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理性的反思,经过深入研究,成都市实验小学决定将研究的重点由全局性的整体研究转向重点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实小抓住课堂教学进行专项研究,将它作为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有力措施。(www.daowen.com)

学校研究认为,活动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通过活动,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以学生经验和活动为基础,科学地规范、精心地组织,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多样而全面的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空间机会,使学生多感官投入教学活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与认识,学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博士主持的教育部“九五”重点规划课题“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并承担了“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课题研究。1996年,成都市实验小学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开始在各级专家的倾力指导下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研究。这个题为“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又一次使实验小学走在了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前列。

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就教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有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我校的活动教学研究所主张和探索的教学理论与六年后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改理念十分吻合。这证明了我们的每一次研究和改革都前瞻性地把握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潮头浪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