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算机网络兴起以后,网络被认为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的一条可靠的交互通道。CMC概念出现以后,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文化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一度流行,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文化教学中,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充当教学媒体辅助教师教学外,还可以作为认知工具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

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交际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源自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20世纪80年代,大学里使用CALL软件不仅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也略带一些文化知识的渗透,这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初始阶段。计算机网络兴起以后,网络被认为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的一条可靠的交互通道。CMC概念出现以后,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文化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一度流行,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也层出不穷。笔者归纳后发现,这些研究主要分属三个类别:信息技术作为文化教学媒体的研究、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认知工具的研究、基于CMC的交际教学的研究。

(一)信息技术作为文化教学媒体的研究

多利(Melinda Dooly)认为,在语言文化教学中运用信息和交互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条可靠的途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可以呈现文化教学的内容,可以创设文化学习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跨文化学习的资源。

在文化教学内容呈现方面,采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交互课件(PPT、Authorware、Flash等课件)、VCD视频资源、文化电影、文化学习网站等。在课件中,教师会把文字、扫描图片或来自互联网的图片,与从VCD或网站上下载的视频、电影、Flash动画等整合在一起,或者以超链接的形式链接网站,通过大屏幕呈现给学生。

英语国家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没有语言情境,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语言和文化情境。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来自于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尤其是原声影视材料,它们往往都是英语本族语者出于娱乐或教育目的而制作的,其呈现的是一种真实的、体现原汁原味文化的语言情境,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生活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文化学习语境。在这样的学习语境中,图像和声音会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渠道获得语言使用者的语音、语调和重音的不同,也可以通过视觉渠道观察到语言使用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变化,可以同时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地道语言的使用和情感表达方式,习得第二语言的同时获得第二文化。

在学习资源的提供方面,信息技术有两种不同的应用方式:一是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提供文本、音视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拓展学习材料,供所有学生进行集体听读;二是在“一对一”环境中,即每个学生利用可联网的电脑,获得若干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听读能力、学习兴趣选择符合需求的材料进行拓展听读,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但是目前很少有针对这两种资源提供方式在教学效果上差异的研究。

钟银雪(Yin Xue Zhong,2010)和沈慧忠(Hui Zhong Shen,2010)通过观察法分析了两节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文化教学的英语课。第一节课的主题为“爱迪生创新”,第二节课的主题为“美国的乡村音乐”,这两节课都反映了一定的美国文化。研究人员对观察量表分析后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复习、呈现、阅读、练习和巩固这五个环节中都有应用,但主要作用不外乎创设情境、呈现内容和提供资源这三种。

此外,国内还有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促进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使用的技术类型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影、动画和部分网络平台,笔者将其分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两个领域并进行了梳理(见表2-2)。

表2-2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综观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后笔者发现,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文化教学中作为教学媒体的应用,主要凸显了以下优势:创设真实的跨文化学习情境和语境,能够呈现和播放多媒体图文音像材料,提供大量网络资源。

(二)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人类的认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介入学习者个体的认知过程,并且主导着学习者个体从传统认知到分布式认知的转变。认知方式的转变是人类适应信息社会复杂性的重要思维特征。根据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理论,分布式认知是一个包括认知主体和环境的系统,是一种包括所有参与认知事物的新的分析单元,它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信息技术、媒介以及由其创造和组织的数据作为一种分析事物的单元,本质就是一种承载着分布式认知活动的认知工具。

在文化教学中,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充当教学媒体辅助教师教学外,还可以作为认知工具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研究具有多样化形态,如语料库(Corpus)、学习管理系统(LMS)、维基百科(Wiki)、概念图和在线翻译等。

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用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认知工具,如,赫尔姆(Helm)、弗兰西斯卡(Francesca)和里奥(Liaw)等分别论述了语料库在二语教学和文化习得方面的教学功能和原则;拉维萨(Sara Laviosa)在社会建构主义的总体框架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跨文化理论框架,他阐述了该框架的原理,并将语料库用于语言与翻译专业学生的跨文化翻译教学。还有一些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使用某种特定的认知工具,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提升。比如,邹艳菁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维基百科平台开展英语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建议。戴琨的研究则从元认知定义入手,结合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探讨了元认知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高端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的“浸入式虚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卫岭则通过开办“SudaCEO”学习网站、主办由计算机网络支撑的“College English Plus”、建立跨文化交际自主学习网站和影视欣赏资源库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跨文化学习视听资源,学生可随时点播、访问、下载;同时,运用网络BBS交流平台和其他网络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认知工具,实现跨文化知识的分布式认知学习,达到双向、多元的交流。

概念图(Concept Graph或Concept Map)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被诺瓦克(Novak)提出后便广泛应用于教学。霍夫曼(Hoffmann)、米切尔(Michael)等人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概念图可以清晰形象地呈现知识结构,学习者可以利用概念图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总结,帮助自身梳理和记忆知识。比如,概念图所具有的知识表征的层次性,能够直观显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隶属关系、大小范畴等层次关系或因果、递进、转折、并列、是非等逻辑关系,便于学习者将同一类文化现象中的不同知识和要点的关系揭示出来,将同一文化主题下不同的中西方文化观点进行比较;概念图所具有的扩展性,使学习者可以将音视频、图片、动画和网址等信息以超链接的形式放到概念图中,构建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将个人的思维有序外化。

上述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在促进学习者的个体认知发展和知识建构方面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实践意义,并且引导学习者从传统认知方式向分布式认知方式转变。

(三)基于CMC的交际教学研究

1997年,道林(D.Dowling)从语言学、社会学和跨文化的视角提出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的概念,奠定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CMC不仅为“一对一”网络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天然的技术土壤。韩海燕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CMC有以下方式:借助英语学习网站构建自主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知能力;在立体化的文化输入、输出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在键友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平等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合作技能。CMC在文化教学中可以实现实时交际(SCMC)教学和非实时交际(ACMC)教学两种形式,前者主要包括Skype、Video-Conference、QQ在线视频、NetMeeting等,后者包括E-mail、MOO(Multiple-user,Object Oriented Domain)、E-Forum、Blog等。

1.SCMC教学研究(www.daowen.com)

基于SCMC的教学突出了网络信息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在教学中受到教师的青睐。布莱克(Robert J.Blake)提出了SCMC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即确定交际主题、与交际对象联网、基于主题实施交际、文化分析与总结,这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红玲教授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跨文化交际能力(CMICC)的概念,她认为CMICC为外语教学开辟了新的空间,不仅有利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还能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CMICC具有协作性、信息多模态、突破时空限制等有利于文化教学的诸多特性,在外语文化教学中具有很大潜力。李玲玲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CMICC,并分析了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2006年,张艳、杨跃进行了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小班口语约课有机融合进行文化教学的研究。同年,王小凤、肖旭华也提出了利用多媒体、网络虚拟情景和实时在线交际培养跨文化交际技术能力的原则和方法。201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多萝西·M.春(Dorothy M.Chun)利用SCMC方式在美国和德国的两所大学做了一项实证研究,该研究选择了在一所德国大学学习英语和在一所美国大学学习德语的两个班级的大学生,通过行动研究和准试验,验证了基于计算机的交际教学在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作用。

SCMC模式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作为交际媒介,学生通过Skype、NetMeeting和QQ等实时互动软件,与学习伙伴、教师或国外朋友进行在线(跨文化)交际,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语言或文化中遇到的问题。基于SCMC的交际教学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方式。但是SCMC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实时跨文化交际对象的获得存在困难,个别的交际对象可以依靠学生或教师在国外的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取得联系,以班级为规模的群体交际对象则很难获取;其次,当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异国文化并和外国朋友进行交际时,需要在意识、知识和行为技能上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基础,否则学习者将直接面对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在交际的时候出现“文化休克”现象也就很正常了;最后,很多实时交际存在时差问题。SCMC模式只适合于个体学习者在课下使用,在班级集体教学中使用SCMC存在很大困难。

2.ACMC教学研究

相对于SCMC模式而言,ACMC模式因为不需要实时在线,学习者不会直接面对文化冲突,时差问题也不会直接影响交际,因此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适宜进行文化教学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性价比高”的模式(Zhao,Smith,and Tan,2005)。

在ACMC模式中,电子邮件、电子讨论区(E-Forum)是最常用的两种技术方式。里奥和奥多德(O’Dowd)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了个性化的电子邮件有助于发展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Liaw,1998、2001、2003);肖贝克和特休恩(Shawback & Terhune,2000)的研究也验证了基于网络的在线交互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2006年,里奥论述了其使用电子讨论区进行文化教学的研究,验证了电子讨论区在促进“二语(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方面的效果。他认为电子讨论区能够培养学习者的四种跨文化交际能力:

(1)能够理解异文化生活方式并有愿意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介绍给他人的兴趣;

(2)视角转换能力;

(3)跨文化交际中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

(4)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知识。

国内研究方面,牟宜武、朱丽萍、沈渭菊等人以兰州交通大学非外语专业的大一新生英语写作教学为例,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跨文化电子邮件交流和传统纸笔写作教学方式实施对比教学研究,试验证明,跨文化电子邮件交流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博客(Blog)和Web Quest等网络平台也可以作为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技术方式。邱晓芬以博客为研究平台,分析了其在交际方面的优势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和功能,提出了将博客作为交际平台进行跨文化教学的主张。林宇飞将Moodle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移动化改造,增设文化教学动态管理模块,构建了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泛在学习环境,以系统并丰富的文化资源的输入,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能力;通过教学引导、激发学生非言语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采用综合文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宽容度;运用英语在线互动功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教学灵活度。郭雨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Web Quest在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案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Web Quest中各个模块的要求,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完成任务,进行交际活动。基于Web Quest的文化教学拓展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实实在在的交流中提升了对文化的认识,也使文化教学具有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时代性。

此外,国内还有其他关于ACMC促进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研究(见表2-3)。

表2-3 ACMC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CSCL教学研究

在文化教学方面,CSCL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使用模式,它是借助自身的协作性来实现跨文化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学习活动的共享。资源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使协作小组成为信息接收的整体,加强学习小组的内部凝聚力;活动共享是指通过一系列共享活动,如轮流发言、集体讨论、流线操作等,实现跨文化教学和学习的目标。同时,CSCL还支持角色扮演,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实施监督和自我监督,做到各司其职、荣辱共担。CSCL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的一般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文化教学资源,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学习主题,分配学习任务,创设教学情境,小组协作与交流,小组汇报与教学效果评价等。

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没有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为了创设学习英语的语言和文化情境,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游戏等方式构建文化教学的虚拟情景,并获得了一定成功。

索恩(Steven L.Thorne)和布莱克(Rebecca W.Black)就是较早倡导利用虚拟环境和游戏(Virtual Environments and Gaming)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利用大规模多用户在线游戏(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MMOs)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探索试验,并提出了MMOs的应用策略。魏怀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等技术构建了关于美国圣诞文化的虚拟场景,成功地创造了丰富、有趣、沉浸式的虚拟学习环境,并将这一虚拟场景用于高中学生的教学试验,试验证明该场景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教学效果(试验班和非试验班学生在该主题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验证了虚拟现实技术模式在文化教学中的有效性。

4.评述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基于CMC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浑然一体,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无论是SCMC还是ACMC,或者CSCL、虚拟化与游戏化教学,信息技术都发挥了其他任何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学习者与目的语者在线或离线的、基于真实语境的交际。在教学实践中,SCMC和ACMC各有利弊,SCMC即时、高效但成本较高,而且使用中受到某些因素和条件的限制;ACMC虽然成本低,但时效性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