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5)班 黄 骅
《窦娥冤》以其感天动地的“冤”屈,迎合了正直善良的中国人关心他人、同情弱小的心理,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特别是它第三折的“煞”尾,更让观众们拍手称快,一吐恶气。然而,我并不认为关汉卿老先生在这一折中的笔法有多高明,相反,我觉得倒是一处败笔,因为它使人感到其实窦娥死得并不冤。
窦娥在临刑前许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亢旱三年,随着剧情的发展都在关老夫子的笔下应验。“血溅白绫”固然无懈可击,可“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就显得有些“狠毒”了。撇开人们穿着衬衣短裤,啃着西瓜,看着漫天雪花的惊诧劲儿不说,单是田地里长势旺盛的庄稼不要遭天顶之灾!当初,窦娥发誓要“天降三尺瑞雪”,乖乖呀,降三尺雪,别说庄稼,房子都会压塌的!一切大雪,庄稼毁尽,得到金秋时节颗粒无收,那么以农为本的人们何以糊口?大雪过后,定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那“亢旱三年”,其实,何需三年,一年大旱就足以使“白骨遍荒野,万里无人烟”了,这场大灾,使多少人命丧黄泉,其中断然少不了窦娥那无依无靠的老婆婆。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让窦娥发下如此狠毒的誓愿,这与她善良的性格显格格不入,纵然是冤深似海,屈大如天,也不可不必这般,为何不咒那些个贪官恶棍“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呢?所以,从这个原则来看,若按“杀一个够本,杀二赚一”的原则来评定窦娥的“冤屈指数”,可以说她虽屈死而不冤,相反,那么多饿死鬼还等着要找她算帐哩!
因此,剧中窦娥善良的性格与发誓行为的恶果相矛盾冲突造成了作者这一处败笔,使原剧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无外乎以下几种可能:其一,运用“以黑衬白”的写法,显示出动地惊天的冤屈;其二,当时作者写到忘我的境地,激情澎湃,恨屋及乌之情难以自抑;其三,作者黔驴技穷,只好编个可以瞒过大多数人的结尾草草收场;其四,那天关老夫子喝晕乎了。(www.daowen.com)
其实,以上只是我略带搞笑的臆测罢了。如果说作者创作之初衷,就是用“狠毒”之誓愿应验来证实窦娥的“冤”屈,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并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但让无数无辜之生灵来陪葬善良的窦娥,那我以为《窦娥冤》该下岗了。
教师点评:流畅的语言,亦庄亦谐的笔调对《娥窦冤》做了全新的诠释,但对于这部元杂剧,几百年来的评说已形成统一的格调,文中的观点只能是一人之见了。
(何科荣老师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