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怎样个性化教学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怎样个性化教学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一首盛传千古,有口皆碑的送别佳作,各种注释、赏析俯拾皆是。在学习中有点个人的看法,写出来诚望得到教正。

怎样个性化教学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盛传千古,有口皆碑的送别佳作,各种注释、赏析俯拾皆是。在学习中有点个人的看法,写出来诚望得到教正。

对于王勃,很多文学史家都评他“富有才情又有建功立业的壮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正是这种才情与壮志结合的生动体现。读来给人一种少年壮志,海阔天空的感觉。

唐初,承隋制,摒弃豪门世族的门阀制度,采用科举制度,普遍地吸收当时中下层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并以诗赋取士。这可谓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为广大中下层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拓宽了进取的道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唐初这一政治体制的确立,为日后的繁荣昌盛奠定了人才基础。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正是当时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是诗人春风得意,二十岁前在长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的拔萃之作。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情因景兴,景中寓情。

上句“城阙辅三秦。”拔地突兀,气势伟岸。“阙”,本是皇宫前的望楼,“城阙”这里指当时的京都长安城。“三秦”泛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项羽曾将这一带封给秦降人物雍、塞、翟,故称三秦。诗人送别朋友,或漫步话别、或劝酒饯行,我们均不得而知,但登高眺远是远疑的了。关中一带茫茫大野尽收眼底。眼前景致,或日出……或夕照……诗人均无暇欣赏。“天下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此时此刻就要分别,澎湃的感情冲撞着胸怀,诗人缘情情写景,摄入诗篇的开首一句,便成“城阙辅三秦”这样雄伟壮阔的特定。尤其“辅”这一拟人动词的运用,更是化腐朽为神奇,有千钧之力,点石成金。“辅”意为帮助、辅佐、护卫。不任取哪种解释,都不难看出诗人隐藏胸中酝酿已熟的一种喷薄欲出的凌云之志,我们仿佛听见诗人的声音:朋友,再看一看三秦地区是怎样紧紧的护卫着城阙首都!古往今来,送别诗多如牛毛,就唐而言,也是不可胜数。这里拣一些名篇的首句试作比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故人西辞黄鹤楼”,裴迪的《送崔九》是“归山深浅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日“寒雨连江夜入吴”,刘长卿的《送上人》曰“孤云将野鹤”,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曰“嗟君此别意何如”。……或平谈,或伤情,均未若此雄奇。这决非妙手偶得,乃是诗人特定的时代感受和生活体验的结晶。”后晋旧唐书、文苑、王勃传》载:“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杨炯《王子安集原序曰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日。……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年十有四,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巡行风俗,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是年又任沛王府修撰。凭着王勃的奇才壮志,加上诗人十四岁被诏封宫,虽说职务不高,确属鲜事,海内闻名,传为美谈。憧憬未来,就不难想见此刻诗人挥动如椽大笔,写出高出于他人的巨作了。

对首句,刘征理解为:“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见《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第2页)。谷白、雁心认为:“诗人以浩阔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统摄了送别友人到任的起迄地点。使三秦护卫着城阙,突现了古城长安的雄伟”(见《名作欣赏》1982年第4期88页)。我则认为不仅如此。首句在全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倘若忽视,也就无法窥见诗人之所以能够唱出如此不落窠臼,震撼千古的豪迈歌声的真切情怀。(www.daowen.com)

“诗言志,歌咏怀”。这句不仅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城阙”“三秦”还象征着地方与朝廷的关系。借景抒情,一个“辅”字,暗喻了诗人对唐王朝任用贤才,满怀希望,感恩戴德的忠君思想,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勉励自己和友人积极进取,象三秦地区紧紧护卫着长安那样辅佐朝迁,为国家建立功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凌云壮志的远大抱负。它为全诗定下了高昂奋进的基调,犹如一曲的主旋律贯穿始终。设若诗人仅只为了交代送别地点或送别背景,则第一句写成城阙送知己,或城阙醉一樽,或城阙朔风劲,或城阙眺三秦,……不是更见情怀?要知这是开篇首句,怎样写来都不碍事。再说唐初格律诗处于形成阶段,尚欠严格,又何必别出心裁,想落天外,筛出一个“辅”字,用在“城阙”与“三秦”之中呢?

由此而来的下句“风烟望五津”,一个“望”字,穿透风波烟海,越过千山万水,将迢迢千里的蜀州与京城长安连接起来。远中有近,虚中有实。唐朝的蜀川,甚为繁华富庶。憧憬那用武之地,更有驰名九州的五津渡口,怎不令神往心驰——蜀州的美景……百姓的期望……黎民的疾苦……弊政冤狱……风土人情……象巨大的磁力吸引着朋友的心,也牵动着诗人的情。可以想见诗人与朋友登高眺望,临风伫立该有多久。《名作欣赏》(同上)“说五津泯灭在风烟尘海之中,突现了蜀州的遥距长安的缥缈。”诗“从融情于景的描写中,来表现诗人不放心友人沿途跋涉之苦的心境。”我不排除诗人有“不放心友人沿途跋涉之苦的心境”,但我认为这句除点明朋友赴任的去处外,更主要的是抒写了诗人与知心朋友在一起向往未来干一番事来的迫切心情。这里的“望”字,联系全诗来看,也不是诗人独自翘首远望,应是诗人与朋友一起眺望五津地区。

由此看来,首联绝非一般的写景之笔,诗人将少年壮志蕴籍其间,读者在缘景探幽之中当不胜惊诧,玩味无穷。当然其中的含蓄也与诗人处境有关,尽管诗人少年得志,名扬天下,不满二十,取在高等,但毕竟还位下身卑。一方面对朝廷感恩戴德,另一方面他的勃勃雄心又不得不有所隐蔽。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宦游”,外出做官。《唐诗鉴赏集》(同上)对此句理解为:“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我则不以为然。唐承隋制,采用科举取士,当时一般知识分子都以进入仕途为奋斗目标,一旦录用,引以为荣。君不见,李白被诏进京,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欣喜。“仆生二十祀,有志十余年,”(王勃《述怀拟古诗》)。作为十几岁被诏进京任职的王勃,当不例外。且看他后期由于《檄英王斗鸡》,被逐出朝廷,而发出的不平之鸣,“徒志远而心屈,逐才高而位下”(《王子安集·涧底寒松赋》)。可见诗人何等耽溺仕途,而想有所作为。何况诗人作此诗时,正值年少出仕,春风得意,未受任何挫折,何来“无限凄恻之情?”我觉得应这样理解才与诗作吻合:我与你离别情长意深,亲如手足,赠诗互勉,难舍难分。只因为你我肝胆相照,志同道合,同为朝廷命官,欲成一番事业……瞻望前程——政绩的取得,壮志的实现——燃烧的理想掺合着告别朋友的恋情。正是酒逢知己千秋少,话遇知音意不休呵!字字情切意切,而又催人向上。承首联壮阔影景至而来,直抒胸臆,相吻相合,浑然流畅,真情外溢,毫无颓唐消极的情绪。

有句名言:真正的艺术都熔铸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分析一篇作品也就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地位,否则就可以陷入“郢书燕说”的境地。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比邻”,近邻。古时五家为比,五比为邻。这句承开头登高眺远,与“望”字前后辉映。眼收四海,胸括天下。海内之广,天涯之远,近若比邻,纵横捭阖,浩缈无边,变化无穷。知心的朋友,只要同在四海之内,纵然是天涯海角,也好象近邻一般。在共同事业的奋斗中,诉衷情,增进友谊;恤国事,分忧同乐。头角峥嵘的时代青少年,海阔天空的襟怀豁然洞开。诗的感情正象鲲鹏展翅,背负青天、翻动羊角,呼啸奋飞。难怪杨炯赞其诗曰:“积年绮碎,一朝齐廓(《王子安集原序》)。它使一切送别之作顿然失色,其璀璀炫丽,光耀千古而不衰。这是诗眼所在,历来为人们称道。

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无为”,不要。“岐路”,三岔路口。“儿女”一曰:少男少女,一曰:小儿女。清人说王勃的作品里交织着才高自负的傲兀情绪。一点不假,一般的男女哪里值得仿效。这句意思是说:不需要在分手的岔路口上,象那些个少男少女样,哭哭啼啼,让泪水沾湿了佩巾。不要这样,那么应该怎样呢?诗戛然而止。让人一咏三思——茅塞顿开而击节赞叹。“无为”背后丰富的潜台词,不正回应了诗的开头——你我均为朝廷命官,非同一般流俗之辈,虽然眼下还位下身卑,丝毫不应该消极与沮丧。瞻望前程,躇踌满志,建功立业,辅佐朝廷,报效国家,才是我们应有的姿态。《名作欣赏》(同上)曰:诗人“处在抑制的心理状态”,“这里是为化消极为积极,变忧伤为乐观。”但该文又曰:“尾联,爽直为快,意气高昂”怎能既是“抑制”又是“爽直”?岂不互相矛盾了!我倒同意他后面的见解。这里不存在“消极”而“化”,“忧伤”而“变”。有的是犹如出征的战鼓,催人趱行,感人奋进。但却不失为深沉。婉转。

纵观全诗,主要抒发的是少年壮志,海阔天空的情怀,和有所期望、有所追求,勉励自己及友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慷慨激越之情。这和初唐的时代精神,及王勃的生平思想都契合无间,所以历来都认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的代表作,它显示了初唐诗歌的独特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