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学习关注的是学习个体的充足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国家、家长、老师所期待的是怎样的个体、怎样的个体是健康、全面的?
内省、反思,这是个体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那就是自我对话的健全机制的形成。“自我对话在通常意义上是指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对话;也就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它有一种个人经历的沉积和文化的积淀,是一种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性延伸,同时这种延伸也指向未来,使自己更清醒更理性的规划未来。”(李冲锋、许芳《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全球教育展现》2003第二期)。
第一,自我对话是开放自我的过程。
自我对话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向他人完全开放,它也应该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理解。
自我这个意义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产生的。美国课程专家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所论:“我们只有从他人角度出发,才能考查自己,从想像的角度出发才能考查现实。自我和现实存在于关系之中,这是杜威和怀特海都指出的一点。”自我对话所需要的自我的清晰的意识是在与文本、与他人的对话中产生并确定的,文本解释使我们重新看到了世界,开始了自我的回归、自我认同、自我理解过程。(刘放桐:《现代哲学》)自我反思,就是对自己之所以不同于他人的原因的探究、合理的追问。
第二,自我对话是反思理解自我的过程。(www.daowen.com)
自我对话,不仅指的是自我过去之我的反思理解的及与他人对话的反思性理解,而且同时也包括在这两种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从某种方式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的能力。(布鲁纳语)自我对话,建立在环境、与他们、与文化反思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之而形成自我感的对话。正因为这样一个复杂的自我感的对话。正因为这样一个复杂的自我对话,产生了一个“新我”,既不同于过去的“我”,也不同于他人,“我”成为我自己。于是,可以这样说自我对话是反躬自省、化合新质的过程。
第三,自我对话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学生对话中,学生会经常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见解有助于学生产生认知的矛盾。面对认知的矛盾,一方面学生在对话互动中往往会彼此纠正对方见解,指出对方观点中的可疑之处,协同补充共同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会针对某些问题突出地提出批判性意见。这种批判性意见正是对话交流得以深入进行的前提。自我对话有助于批判性意见的产生。它不仅要反省自己的见解,不断地与自己协商、调解,丰富自己的认知;而且还会自我证明自己的理解,形在批判性思维,涌动锐意创新的意念,在这种纠合、渗透、否定中自主建构知识,不断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反思能力,学生的学习行为才会具有效的监控和自律,才得以形成自我管理的个性化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于能动、自主,才得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对话过程,充满了对话主体、对话话题、对话策略和对话环境等多种有效的、互动的对话,使学生的个体接受相互影响,获取学习正确理解和生成意义,形成学习行为意义层面的阐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