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

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人格”。“全人格”所指的是自由德性的人格,它“出自于自觉自愿,具有自觉原则与自愿原则统一,意志和理智统一的特征”是人人都能实现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只有教学目的多样化才会适应学生主体多样性,这样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说,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多元化,在学习过程中,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人人才得以形成“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课程,并且通过教学形式,我们培养的是个性化人才,而不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才;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人人生动活泼,具有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人格”。那么,“全人格”的内涵是什么呢?

培养学生的“全人格”,既不同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圣人人格”“君子人格”,与不同于西方社会近代以来及中国“五四”运动以来“西方派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人格理想”;也不完全等同于我国20世纪50-70年代后所提倡的共产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先锋队的教育理想。“全人格”所指的是自由德性的人格,它“出自于自觉自愿,具有自觉原则与自愿原则统一,意志和理智统一的特征”(冯契先生语)是人人都能实现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冯契先生又指出,“道德行为合乎规范要出于意志的自由选择,是自愿的。只有自愿地选择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才是在道德上真正的自由行为。”“如果行为不是出于意志的自愿选择,而是出于外界的强迫,那就谈不上善或恶。”

那么,课程与教学目的多元化,关键是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选择性,还选择权给学生。学生可以自选各自步调进行学习,可以选择多样化学习策略,以适应其学习风格,可以选择实现自己学习目标和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范围或不同领域的知识,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评价方式或标准,通过这些选择,表现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学习品质。

譬如,高中第三册第二单元诗经》中的《卫风氓》教学,关于文中女主人公为什么被抛弃问题的探讨,充分利用第一单元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读本中舒婷的《致橡树》和课外的莎士比亚《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这三首爱情诗歌的比较阅读,学生所感受到的三种爱情观:奉献说、平等说和仰慕说。再深入分析理解中国奴隶社会对爱情的看法,丰富学生对爱情观念的正确认识,提供被抛弃原因的四种说法:“士”之变心说、社会道德说、社会制度说和年老色衰说。其中的“社会道德说”和“社会制度说”两种最为深刻,富有挑战性。鼓励学生根据对课文理解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评析的一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课文,领会被抛弃的原因。这种主题——选择——探究——表达的学习过程,至少体现了三点学习品质:(www.daowen.com)

1、自我的完整性。“全人格”教育旨在建构完善自我并实现自我。自我概念是指时时刻刻栖居于个体自我意识中的意念、态度和信念等复合体。它又可以用来指个体的存在状态。我是我,除了我的思想、信念以外,对女主人公被抛弃的原因评价中,我还是我的情感、我的感受——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体现。

2、个性化的学习。个性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只有教学目的多样化才会适应学生主体多样性,这样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主体的参与。知识的意义是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学生惟有自己凭借感性实践,才会充分理解知识的意义。

因此说,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多元化,在学习过程中,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人人才得以形成“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