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意识强调宏观教学目标,其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而教学意识强调微观调节教学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和价值取向。为了两者协同、协作,为了教学功能极致发挥,一般从四方面进行教学艺术的实践。
(一)教学目标建构实践。
在修订试验高中教材两轮实践中,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和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六个层级理论,并依据智力多元性、学生身心个性、意志品行、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差异特征,建构三级教学目标。
其三级教学目标:
一是基础性目标。这一层级教学目标,既重视中学各阶段学科知识衔接,深化已知的知识,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又注重进入高中的心理调节,缩短高中学习生活不适应周期,继续丰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务实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
二是起点性目标。这是本篇或本章释放的固有知识技能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这一层级目标,不仅是学生应习得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不断“再生”的起点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智慧。
三是创新性目标。这一目标,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技能进行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重组,使之具有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局部创新学习和跃进式整体创新学习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迁移创新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适当超前学习,尝试知识技能重组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的定位实践
教学重难点如何定位,这不仅是教师本身教学技能问题,更是发挥教学艺术实践、功能问题。而教学重点定位源自教学目标中的起点性目标,解决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学会什么的核心问题。由此决定着通过某篇或某章节教学达成某种知识技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某种价值。
教学重点的定位,一要合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二要遵循认知规律。接下来便要思考如何突出重点完成教学任务,解决好怎样掌握和学会的问题。一是要考虑完成学习任务缺失哪方面的知识,教师怎样补救;二是要了解学生获取新知识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方面思维障碍,教师采取什么手段拨开学生的迷雾;三是还要对学生心理障碍了然于胸,随机点拨扶正。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教学,课堂教学交流信息渠道畅通,才能学会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如何摸清并把握突出教学重点时会遇到哪些方面知识缺失、思维障碍和心理困难的情况,并要适时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教学中教学难点的定位。“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教师就是要起到“搭桥”“开路”的点拨指导作用。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找准一点,突出重点,把教的策略逐渐转化为学习策略,这是一种高超而精湛的教学艺术。(www.daowen.com)
(三)教法、学法创新设计实践
1、要善于解读教材
解读教材,是教师必备的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该有“五读”能力:(1)、理读教材能力,要随时注意有方法地整理教材知识。理读则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要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的眼光深入到教材的各个角落;(2)、品读教材能力。品读,就是精读、深读,从不同角度,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眼光掘入教材的深处,力求发现其深刻精妙之处。(3)、类读教材能力。类读,连类而读,“集”教材“散”知识为“类”知识的阅读。(4)、巧读教材能力。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把教材读精、读透、读出自己有新意见解,巧妙地异乎寻常地钻研理解教材。(5)、助读教材能力。要有助读教材资料,要善于用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读书。
2、要善于积累创新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学情和教学重难点,要设计出得体的教法和学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境界和最优化教学过程,获取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广聚博集、积累大量前人成功的教法、学法,并能取之运用,如讲授法、咨询法、点拨法、讨论法和训练法等;另一方面要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教法、学法。随着教学理念更新,科学技术不断介入,应该创造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法、学法,如探究法、暗示法、品读法、信息集纳法、网络展示法等。
3、要善于借助媒体“助学”。
当今,多媒体、网络和各种教学机的使用,一是改变了授课方式,更新了手段,扩大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二是增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和增课堂训练力度。但是,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出现,仅是“助学”工具的现代化,始终为学生发展服务。
(四)对话教学情境创设实践。
课堂教学要成为互动、互助,发展学生多种思维的有效教学,完全取决于对话情境创设艺术的充分实践。对话教学情境创设,一是教师必需有真爱之情、宽容之心,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二是关注生活体验和经验,创设学生熟悉、喜闻乐见、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三是学会师生与知识共舞,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教学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一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同时又营造学生多种思维发展的生态课堂环境。
对话教学情境,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能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师生互动、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情境。如“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探究知识情境”、“活动性情境”、“交流性情境”、“竞争性情境”和“操作性情境”等。只有在这些对话情境下,才能顺利开展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说,对话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践,是今后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