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主体思想

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主体思想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活动过程往往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教育思想。只有充分认清教师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主体性功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会确保学生主体的地位,促进学生主体生成发展。综而言之,我们只要摆正了语文教学互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主体生成发展为主体教育思想,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才会摆脱高耗低效、兴趣低下的教学困境,方能走上学生生成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

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主体思想

语文教学中如何看待主体,应该树立怎样的主体教育思想,这是解决学生主体生成发展问题的瓶颈。

语文教学活动过程往往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教育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采用多管齐下的“导”的方式,如导问题、导答案、导看画面等,由原来满堂灌成了满堂问或满堂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仍然没有得到落实。按教学论来看,教师要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研究学生,备教法和学法,方能达到教学目标,这单从教师主导作用也是难以解释清楚的。语文界普遍认为,要突出学生为主体,不容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认清教师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主体性功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会确保学生主体的地位,促进学生主体生成发展。

勿庸置疑,教师是教的主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两大因素是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主客体的双重角色。教师是教学设计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要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要优选教学形式,则是教师客体主体化的外观功能;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设有利学生学习的课堂情绪,或质疑发问,或设计课堂训练形式,或调整学生学习心理机制等,教师的功能又体现主体客体化特征,发挥着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由此,教师在教学中由主体向客体、主体向主导演化过程,不能以主导作用静态圈定,而是发展着变化着的动态功能。

从学的过程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是由能动逐步主动完成的,换一句话说,也是由客体逐渐演化成主体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有其决定性,如教材取舍、教学目的落实以及教学手段选用等,学生仅体现了主体客体化的功能,要按部就班地听、说、读、写,要完成一定量的习题,要清楚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同时,在教师引导和辅导下,根据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催发下,学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能与同学讨论问题,在不断重演自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这时,学生才能自动迈向了客体主体化的进程,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www.daowen.com)

据此来说,语文教学是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要树立以学生主体生成发展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要树立以学生主体生成发展为主体教育思想,首先要解决好教师主体问题,否则,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则无法谈起。第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要有终身学习的业务观。钱梦龙先生曾说过:“理念出方法”。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自于新的教学理念,而且也揭示了终身学习的业务观。我们研究一种教学模式或尝试某种教法,老师要具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与学生互为学习探索中增进新的专业知识。教师始终处于学习进程中,常教常新。第二,研修课堂教学设计,树立不断创新的教学观。语文教学中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关键是能设计出推陈出新的教学方案,如当今涌现出来的诵读型课式、创新型课式、扩读型课式、积累型课式、主问题型课式、探究型课式、导读型课式等,对教材处理游刃有余,设法施教匠心独运,对学生指导则“教育有方”。教师有厚积薄发、博采众长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的教学观念。第三,优选教学手段,树立崭新的会和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科学的介入,对语文教学优选教学手段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助读、助学,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传授知识的格局,形成多种手段并用的局面,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而且形成信息输入、储存、输出的信息技术,明确了培养学生成才的新观念。

综而言之,我们只要摆正了语文教学互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主体生成发展为主体教育思想,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才会摆脱高耗低效、兴趣低下的教学困境,方能走上学生生成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