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个性化教学:双向参与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现个性化教学:双向参与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向”参与型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师主导参与为主线,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拓展学生心理结构为主要目标的主体教学。从“主体性”上讲,孔子强调的教学过程中“愤”“悱”,就是“主体性”的外在表现。关于“比”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实现个性化教学:双向参与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双向”参与型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师主导参与为主线,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拓展学生心理结构为主要目标的主体教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参与与学生学习活动中去,在语文教学设计上突出“主体性”呢?

第一,教师要导“愤”“悱”的课堂情境。这一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解释说:“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从“主体性”上讲,孔子强调的教学过程中“愤”“悱”,就是“主体性”的外在表现。在语文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把握住能启动“愤”“悱”课堂情境的这一点。比如教《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课文题目中导出学生的“愤”“悱”之点;教《荔枝蜜》,抓住“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这富有哲理性的一段,激起学生对课文感情线索和主题理解的“愤”“悱”情境;教《周总理,您在哪里》其中的反复句式也是对这首诗思想感情领悟的“愤”“悱”之点;导入“愤”“悱”课堂情境,还可以从“披文入情”抓作者的文路、过渡句段和插图等入手。

第二,教师要导尝试性心理。俗话说,要知梨子滋味,不如自己尝一口。而在语文教学方面,由于我们讲得过多,反而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尝试显得不自然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尝试,使学生作为自觉的学习者走向主体位置,为培养学生自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心理上的条件。如教《夜走灵宫峡》,学生通过完成课后有关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练习,了解“我”夜走灵官峡,是雪大风狂的夜晚,山高谷深的灵官峡,洞悉了“我”避风雪的心理。这时,利用进山洞“我”与成渝的一席对话,让学生尝试编独幕剧,“假如我是……”。从布景,从小成渝性格理解,从正面侧面材料处理等方面,让学生当一位布景师、小演员、导演,设身处地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这种尝试做法比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因为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的。

这种做法,不仅故事情节较强的记叙文能用,其实议论文、说明文之类的文体也可以培养学生尝试心理。如教《从三到万》,学生对照文下注释读故事;然后设置这样一道尝试题:你认为富翁的儿子在学习上为什么会闹笑话?让学生动脑想问题各抒已见,再联系《论语·六则》从学习方法、态度对症分析;最后研读课文中用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并结合课后练习“程门立雪”故事修正论点。这个教学过程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读懂故事、想透问题、对症分析、引出论点。通过尝试练习,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学会某一方面的知识。(www.daowen.com)

第三,教师要导“比”的思维方式。关于“比”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方面从学习方法来说,导入“比”的思维方式去读书,有如下几点好处:一是新旧知识相比,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二是从作者角度思考,同题相比,可以领悟到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相比,有利于了解作者不同时期思想发展和创作特色;同一篇文章原稿和修正稿相比,训练学生语感;体味炼字句或谋篇布局的奥妙。三是异文相比,甄别异同,相同点把握知识规律,发展学生求同思维能力;不同点则明白各自侧重面和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从学习态度来说,导入“比”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攀“比”心理,构建起良性的竞争机制。同时,还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如分组问答赛、接龙朗读赛、知识抢答赛、小组互学赛等,教学形式活泼多样,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调节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促进了整体性学习态度的端正和提高。

第四,教师要导课堂练习的习惯。课堂内,以往教师有讲的习惯,学生有听的习惯,却没有课堂练习的习惯,造成了铃声一响进教室,噼噼啪啪灌一场,出了课堂全忘光的教学低效率。精讲多练,虽然提倡了多年,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多年形成的陋习一时难以根除,讲堂仍然是讲堂,讲与练脱节。我们知道,如果安排课外多练,增加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那么练的效果就降低了一成。这是事倍功倍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导课堂练习的习惯,关键取决于课堂练习的设计。这一点,我认为课堂练习设计要依本据本。人教版教材文前有提示,有的还有插图;文后有三级练习题:理解·分析、揣摩·运用和积累·联想。我们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这些练习材料进行技术处理,为我所用。教学时,导入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动脑动手,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养成练习的习惯,这样老师精讲,学生多练,课堂知识当场消化,教学效率就提高了。如教《一面》,文前插图,我让学生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导入课文,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又如教《社戏》一文,速读课文完成练习一的事情顺序;导入《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中“乐园”引出本文的“乐土”,完成练习二,从预习提示中概括出中心意思,接着又完成详写、略写练习;分析景物描写,只点拨“我”的心情,完成练习四,然后点评;关于略写叙述特点,导进练习六填写关联词,最后诵读体味等等。我们重视这种练习设计,上课适时导入练习,因势利导,精讲多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学中练、练中学的读书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