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食堂”不仅是一个奉献爱心,为孤寡老人们提供社区服务的聚点,它也是一群“失独”家庭寻找相互支持,化悲情为爱心、信心和勇气的平台。多年来,支撑爱心食堂一路前行并发展壮大的不是公益组织或企业,而是一群素不相识却有着同样生命经历的家庭。因此,在“爱心食堂”内部还成立了“失独者之家”。“失独者之家”目前聚集了昆明市100多个“失独”家庭,还有90多个云南省各地州的“失独”家庭。在民政部门的帮助和幸福家园小区物管的协调下,幸福家园小区在“爱心食堂”楼上无偿为“失独者之家”提供了两套50平方米左右的廉租房,为机构开展活动所用。从此,这里成为昆明市很多“失独”家庭的一个据点,每天也会有不同的家庭成员来爱心食堂做义工。这里还常常为“失独”家庭举办各类活动,包括合唱、旗袍秀等文体活动和集体外出旅游,许多活动还成为逢年过节的集体“仪式”和盛事,例如一起和孤寡老人们吃顿年夜长街宴。更重要的是,这些家庭的相聚并非仅停留于表象的、仪式性的活动,他们还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为社会、为其他需要帮助的家庭贡献绵薄之力,因此,公益性集体活动也成为每年必备的事项,例如为偏远贫困山区的家庭送温暖、为孤寡老人提供照护、手织围巾送给寒冷地区的孩子们等。
此外,“失独者之家”本身也是“失独”父母的精神家园。在“失独者之家”中,大家都互称“家人”或者“兄弟姐妹”,彼此熟悉各自的家庭情况,谁有什么病,谁这几天住院了,谁遇到了什么困难……相互支持、抱团取暖成了大家的共识。王兰兰如是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失独’家庭,我也是从债台高筑、丧女之痛中走出来的,走出来的感觉太好了,所以我想让更多的‘失独’家庭走出来,相互支持,成为另外一个大家庭!”
Z爸爸现年73岁,失独后老伴又病逝,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虽然每月退休工资只有2300元,但他很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我们在“失独者之家”见到他的时候,他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格子衬衫配黑色西裤,用他的话说“随时都要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他说自己是在电视里看到了王兰兰和“爱心食堂”的故事,于是想来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加入“失独者之家”,但来了几次后,感觉这就是他一直想找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家”的感觉。
LD爸爸,61岁,失独
我家两口子现在交往最多的就是“失独”群体,过年过节虽然我们的兄弟姐妹都会叫我们去,他们每年都来叫我们,但是我们都不愿意去,因为一看到他们家里的孩子、孙子就会觉得难过……(www.daowen.com)
KH妈妈64岁,失独
我和老伴已经很多年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因为看到电视里那些小孩子跳来跳去就会觉得难过,听着主持人说‘慰问谁谁谁’就会想自己是被这个社会遗忘的人,没人会来慰问我的。所以我愿意和失独者一起过年,大家命运都一样,不会让自己想太多。
这些家庭虽然面临着如前所述的诸多困难,他们也有过负面情绪和消极的生活态度,但在“幸福家园”,“失独”父母们似乎又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方向,重新获得了走出逆境、创造价值的精神动力。“失独者之家”既成为这些家庭间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也为这些家庭重新找到了与外界社会链接的豁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