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暮年需求与对策:特困家庭心理损伤

暮年需求与对策:特困家庭心理损伤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往针对“独残”家庭父母的心理研究并不多见,但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独生子女的父母及全国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30]另一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3年的随访研究也提到,所有照料者均感到害怕、恐惧,其中90.6%的人还存在睡眠障碍,他们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分高于常模。[31]在本课题调查中,独生子女病残问题的出现不仅常引发父母强烈的心理应激,还可形成持续性的影响。

暮年需求与对策:特困家庭心理损伤

以往针对“独残”家庭父母的心理研究并不多见,但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独生子女的父母及全国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30]另一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3年的随访研究也提到,所有照料者均感到害怕、恐惧,其中90.6%的人还存在睡眠障碍,他们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分高于常模。究其原因认为,由于精神疾病病程长、复发率高,家属不仅要承担大量的照护工作,还要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因家属和精神病患者相处时间最多,容易受到急性期患者冲动行为的威胁等均会增加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31]

在本课题调查中,独生子女病残问题的出现不仅常引发父母强烈的心理应激,还可形成持续性的影响。残障家庭的父母除了需长期提供照护外,还对子女当前及未来的生存状况忧心忡忡,加之长期与子女独处,容易与社会脱节,许多父母的情绪一直处于低落状态,得不到释放,感到疲惫的同时又对外界的反应高度敏感,心理平衡性差,容易造成心理韧性的损伤,甚至自身也出现精神疾患,影响日常生活。如同独子患重度自闭症的YJ妈妈所述:“每天带孩子上公共车对我都是一种煎熬,上车刷卡,‘滴,爱心卡’就有人在看,那么大的孩子怎么用爱心卡?上车后他每次都要坐固定的那个位置,没人坐的时候还好,有人坐着他就要大喊大叫,我只有每天很早就出门,这样车上的人少一些,看我的人也少一些,感觉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他不会说话只会大喊大叫,最烦就是我一个人带他出去,我想上卫生间时也不可能带他去女卫生间,让他在卫生间门口等我,又怕他丢了,已经因为这样丢过一次……”

在之前案例中的Z妈妈(54岁,丧偶,28岁独子脑部结节性硬化瘤)在面对“无助”时不得不采取一些较极端的应对方式,瘦小的她无法管控体重近150公斤的儿子,她把儿子无端的精神亢奋称之为“发疯”,在家里备有棍子,采取打骂的方式控制。(www.daowen.com)

同样的,由于自闭症孩子存在旁人所不理解的刻板行为和情绪亢奋,公众很难了解他们的行为问题,这些同样给他们的父母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调查中,DD妈妈(全职,独子重度自闭症)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有时候巴不得自己带着这个孩子去死掉,真的,我觉得活在这个世界对孩子、对我,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我每天都要带他去康复,有一次孩子坐车时突然兴奋起来,大吼大叫的,我制止不了,司机就骂起来,我解释说孩子有病,司机却说:‘有病你带出来干什么?’我当时眼泪就出来了。我不知道每一天我带着孩子走在路上,会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我,会有多少人在背后议论我,我只能劝解自己这是命,我只能承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